十二月-另类的收藏家——恋物癖

另类的收藏家——恋物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死亡人数不计其数。一波未平,2020年10月30日又传出了骇人听闻的消息,诗巫女大生在台湾遇害的事件震惊了全马与台湾,而凶案的嫌犯梁育志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新闻来源:中国报,20201031 日前,有媒体爆料,梁育志曾在7、8年前因为侵入他人住宅偷取女装内裤而遭到逮捕,并且曾在同年九月底在铁道桥下掳人失败。梁育志的一系列举动,已经让不少人对他感到愤怒,而台湾中正大学犯罪防治所教授郑瑞隆更是认为,梁育志已经从恋物癖演化成为了性侵犯!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何谓恋物癖及如何解决此问题。 恋物癖 恋物癖的人通常发生于男性,对于无生命的事物尤其感到兴趣,包括鞋、袜、手套、内衣等,特别是带有气味或毛发的物品,他们不厌其烦地搜集自己喜爱的东西,并以拥有为满足,还可能对着收藏品爱抚、亲吻或闻气味。 有些人借着所爱恋的物品挑起性欲,并以自慰达到高潮与射精。具有此症状的人在发作前,内心有强烈获取物品的冲动,常顾不得危险、羞耻或犯法。偷取的场所可能从晒衣场或跟踪妇女时下手,有时是在自己家内,所以从市面购买的快乐远不及偷窃。 还有一种恋物癖者不仅对无生命的东西,且对部分人体的构造倍感兴趣,他不一定要拥有自己所迷恋的东西,只要恋物在身旁,就会利用它来刺激性欲,如果没有这些物品,可能就会成为性无能。 案例 明辉从小就很得宠,家中四个姐姐,他排行最小,许多时候,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姐姐几乎都让给他。念小学时,一放学就黏着妈妈,要妈妈讲故事,要妈妈替他抓背,连爸爸都觉得他太过分了,妈妈会护着说他还小嘛!跟孩子吃什么醋? 到了国中,由于妈妈的照顾,营养充足加上爸爸的遗传,身高、体魄都越来越像个男人。有次和爸爸比高发现和爸爸一样高,渐渐地妈妈对明辉的亲近开始有些不自然,常常警告明辉不能再像小孩趴在妈妈身上或抱妈妈,但是明辉不觉得有何不妥,还是会到妈妈房间,躺在床上和妈妈睡在一起,直到妈妈催他去睡觉才回房。爸爸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和妈妈保持距离,不宜太亲密,所以曾斥责过明辉,而妈妈也认同爸爸的观点,不准明辉进卧房。 明辉因为此事懊恼好一阵子,搞不懂长大和妈妈亲密有何不妥。于是改到姐姐房间聊天,有一次看到姐姐丢在床上的胸罩很好奇,顺手拿过来研究一番,被姐姐抢了回去。 此后,几个姐姐的胸罩接二连三的不见了,刚开始还互相怀疑,后来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也警觉明辉到她们房间的动作可疑,于是趁着有一天明辉不在其房间时,翻箱倒柜,终于知道答案,原来失窃的衣物都在这里。姐姐和妈妈烦恼得不知如何是好,万一给爸爸知道了,准将他打个半死。那么,这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事件分析 明辉幼年时和母亲的关系很亲密,他与母亲可以毫无顾忌的肢体接触,从身体的拥抱、爱抚,学习对人的信任及爱意的表达。 事实上,不论男性或女性都会有情感的需求及表露,但是随着成长,家庭、社会将男性感情及亲昵视为弱点而必须压抑。所以明辉的父亲便以此种价值观来训练他,不准他与母亲太亲近。明辉的母亲基于传统角色的认同,顺从丈夫的说法及要求,认为儿子长大了,再与自己有拥抱、贴身的动作是娘娘腔的举动。 而明辉对母亲的依恋并未因这些阻碍而减少,所以当他不能再像从前可以窝在母亲房内聊天时,便改在姐姐房内逗留,目的是想留住些回忆。搜集姐姐的胸罩,一方面因好奇,一方面则是母亲的亲密依赖情结,还谈不上是恋物癖。 建议 明辉的母亲及姐姐可以选择不动声色的将胸罩定期的放在明辉收藏处,让明辉知道他的行为已被发现,可是须在不碍于颜面下进行,使明辉有意愿收敛此类行为,因为当面询问并举出证物会使无意犯过的人丧失自尊心,增加更多的罪恶感。

Read more

十一月-性虐——玩不起的游戏

性虐————玩不起的游戏 报导:莫咏焮 一名本地执业律师杜韩念,在脸书经营的《读者来函——你的文章你的故事》深受民众关注。两年以来吸引不少人的投稿文章,开放平台让读者分享他们的生活烦恼,而内容多数都落在两性关系。 这名律师的信箱每天都挤得满满的。但不久前的其中一封投函却特别吸引他的注意。这封信,来自一名男中学生。 匿名信函中,这位男生揭发自己的青梅竹马女生参与了字母圈(SM/又称性虐)游戏。让人忧心的是,根据这名小男生的描述,这名女子目前还是个未满16岁的未成年少女。 小说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字母圈或性虐游戏(Sadomasochism),大众一般口中的“SM”,是指施虐癖与受虐癖两者合成的性爱活动。 随着大众文化的“性泛滥”趋势,《格雷的五十道阴影》这本原先号称为“妈咪小本”(Mummy Porn)的色情小说三部曲,意外地在文学界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说讲述一个22岁,样貌平凡的女大学生安娜,遇上一名只有28岁的英俊富豪,格雷。小说中的格雷是个性格扭曲,霸占欲旺盛以及擅长操控他人的性虐待者。 “安娜,你最好避开我,我不是适合你的男人。我的口味非常特别,你应该和我保持距离。”安娜回了一句,“不要离开我”,还自愿签下为期3个月无条件作性奴隶的合约。 这个被社会视为禁区,也颠覆以往想象的性爱方式,让安娜从此乐此不疲。 所谓的SM,S指的是施虐,M则是受虐,这两个英文字母是由两位虐恋的作家:法国人萨德(Sade)和奥地利人马索克(Masoch)两人名字首字而来的。 新闻案例: 匿名中学生向杜韩念投稿,关于他的青梅竹马参与性虐恋活动的全文被发布在其中一篇《读者来函——你的文章你的故事》。(杜韩念脸书截图) 未成年少女接触性虐游戏 近日,习惯隐身的性虐游戏群体无意中在脸书上被刷了存在感。以下为律师,杜韩念的脸书粉丝专页所收到的匿名读者来函。 “曾经,我有一位青梅竹马,从小就与我感情不错,并且经常玩在一起。但由于她的成绩优异,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就入了当地的名校,与我从此分道扬镳,不再有交集。最近的时候,我偶然在双方父母出来超市采购的时候,相互碰了面。一切就仿佛回到了从前般,我们虽然只是聊了几句,但都彼此都很开心,甚至也交换了各自的联系方式,回家后就借着网络像过去一样聊了起来。 起初,我们的聊天很平常,直到我们彼此都聊得很开心的时候,她冷不防就给我这里发来了她的裸照,一瞬间把我给震撼住了。她对我说,这是给我的奖励。” 介绍同学加入推特群组

Read more

十月-STOP! U-Turn!

STOP! U-Turn! 不是世界末日! 最近常看到“自杀”的新闻报导。无论是透过电话辅导或是面谈的受辅者,很多遇上问题的人都有自杀的念头。自杀者可以因情、钱、病、工作、成绩、生活压力等,一旦遇上不如意的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能想到“一死了之”,“死了一了百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真的死了就“算”,死了就“没事”吗? 自杀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不过是将问题和痛苦留给爱他的人。这重点在于我们的思维与认知……   一位十岁女孩的告白: 妈妈,请你别再骂我了,否则我就死给你看。这两个星期,一直有一个声音跟我说:“你去死吧!死了比活着好,死比活还容易,否则你就得生活在这‘乱七八糟’的社会里了。”妈妈,我知道我不应该这么做,否则你就会很难过地问:“我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呢!” 妈妈,同时也有另一个声音跟我说:“孩子,坚强一点,忍一忍就能过去了!—切都会好起来的。”妈妈,我该怎么办呢?请你帮帮我好吗?   一位15岁少年人的告白: 用很多时间想如何自杀,没有人爱我,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不想伤害任何人, 但我厌倦了这样的感觉,我该怎么办呢?为什么我爱的人都不爱我?   亲爱的朋友们,看了以上的吿白,你心里是怎么想呢?或许你也处在难以言喻的处境里,或许你也感同身受。很多人就在不堪负荷下,悲剧发生…… 让我们一起看看近来发生的自杀案件…… 新闻事件 事件一:25岁男厌世自杀上吊(诗华日报20200430) 事件二:女大生课业压力大闹自杀(诗华日报20200116) 事件三:游泳健将为情自杀(星洲日报20191025)

Read more

九月-谁是穷人?

谁是穷人? “班上谁是穷人?” 没人举手。但这不代表班级里没有贫困的孩子。只是他们都不愿说出口…… 最近我收到一封信,信里谈及那孩子家庭的窘境,这使她极为自卑,几乎是抬不起头做人。看了这封信,心里一阵难过与无奈。难过这孩子无法自在;无奈这社会贫富悬殊,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富家子女或出生小康之家的子女不能了解穷小孩,但穷小孩弱小的心灵是我们应该好好照顾的,他们的自尊也是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的。 两个不同的穷小孩 人物1: 凤鸣来自单亲家庭,住在城市。母亲在她未满一岁就撇下她,与当散工的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月入不过千,实在不好维持生活。凤鸣没有一件像样的裙子,没有时髦的书包、文具,就连课本也是借来的,残旧不堪,因父亲没馀钱买透明包书纸给她包书,所以她的课本都是用旧月历包的,每当老师叫学生拿出书本时,旧月历的封面女郎总让她感到一阵羞耻。而父亲总说:“那很美啊,以前啊……我想读书都没机会……” 班上同学几乎都来自小康之家,吃好,穿好,用的也好,听他们谈话,有的还是kakak前kakak后的少爷公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又缺乏正确想法观念,凤鸣怎能不自卑?在校不多话,朋友也少,是个非常自闭的孩子。 人物2: 建材是住在乡下的穷小孩,一家七八张嘴等着吃饭,父亲只是个普通小贩,一双手做得了多少?母亲要照顾年老的婆婆,还要打理家中大小事,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建材周边朋友的情况大都是如此,穷家小孩常在课馀时间一起钓鱼、打球、捉小鸟,偶尔充当便宜雇工帮忙附近的养鸡场老板检鸡蛋洗鸡舍,多赚几块钱零用钱。 全家最了不起的就是那辆老爷电单车,父亲还常感自豪:“看我保养得多好,用了20多年还可以动哪!”建材没有所谓的自卑,也不以身穿街边货为耻。看他生活还挺开心的哩! 试想想,凤鸣与建材皆是穷家小孩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贫穷也可以快乐 据说日本的父母常以日本喜剧泰斗、著名作家昭广的成长故事教育孩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日本人民陷入极度的贫穷中。昭广8岁时就被寄养在乡下的穷外婆家。昭广的外婆是个了不起的老人,虽然贫穷,却以智慧、幽默与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穷外婆在家门外的小河里横放了一根木头,目的用以拦截上游漂浮过来的各种物品,外婆幽默地形容这是她家的超市。昭广和外婆常为上游漂下来的意外收获欢呼雀跃。他们的“战利品”有穿破的衣物,不够新鲜的蔬菜,畸形的水果,树枝等等。树枝晾干可以生火,长得不规则的萝卜、畸形的黄瓜切成块或切成丝后味道与好的没两样。当什么也没拦到时,外婆就自言自语地说:“今天超市休息吗?” 外婆还在腰里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后面拴着一块磁铁,走到哪里吸到哪里。每当从外边回来,磁铁上面就沾满了螺丝、钉子、铁条等。这些都可以卖得一些钱。 昭广喜欢运动,外婆就建议他跑步,因为跑步不用花钱。昭广后来竟成了运动会的赛跑明星。外婆虽身处贫乏,但没有哀声连连,她的乐观与开朗教会了孙子以微笑面对困境,朴素、真摯、快乐地生活。 一个悲哀的贫穷人往往不是因他的贫穷而悲哀,而是因为他的思想观念加剧了他的贫穷与悲哀。其实,我们大家都得小心,別被错误的想法观念左右了我们对贫穷的看法。

Read more

八月-上帝透过疫情告诉你……

上帝透过疫情告诉你…… “是末日将近了吗?” “就发生在我们这时代吗?” 基督徒相信世界有终极,也就是会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在看到新型冠状肺炎肆虐全球的时候,相信很多基督徒都会想到这个问题,又或是脑海中泛起一些与末日相关的经文,如: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马太福音24:7-8)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做“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启示录6:8) 当然,也有人说:“打从我听得懂人话的那刻,就听说要世界末日。任何大型的天灾人祸,都要说是‘世界末日’。”我们也可能会听到有人说:“世界末日很好啊!真希望这世界赶紧结束,如此就不需要……”这等人未必是期盼主再来,反倒是借此表达了他对世界的不满与埋怨,又或是想逃避些什么,懒惰面对些什么等等,皆非正确心态。 那上帝要透过疫情告诉我们什么呢?是末日的信息,还是其他呢? 上帝告诉我们…… 1)要为“刺”感恩 故事点心: 你是否见过这张照片的主人翁。一位93岁的意大利老翁,在他的病情好转之后,他被告知需要付一天的呼吸机费用。老人哭了,医生见状,以为他是担心无法付费而哭泣,就打算为他向院方申请补助,劝他不要因账单而哭。然而,老人接下来说的一番话使医生落泪。 那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要付的钱而哭,我可以付所有的钱。但,我之所以哭是因为我已经呼吸上帝的空气数十年了,却从没付过一分钱。现在医院使用一天呼吸机,就要付上几千大元。你知道我欠了上帝多少钱吗?我以前并没有为此感谢过祂。” 苏格兰 (Scotland )一位失明的布道家马德胜 (Georqe Matheson)曾说: “我的神啊,我从来没有为我的刺感谢过你。我曾为我的玫瑰感谢过你一千次,却没有为我的刺感谢过你一次。我一直注目仰望那个因背十字架而得的奖赏,却从来没有想到十字架本身就是现在荣耀的奖赏。求你给我知道十字架的荣耀,求你给我知道刺的价值。求你给我看见痛的路径是到你那里去的梯级,求你给我看见我的眼泪是筑成虹彩的材料。” 这一段话确实也给了我大提醒,我们容易只为我们拥有的“玫瑰花”感恩,却不容易为所面对,讨厌的、可怕的、令人沮丧的“刺”向上帝感恩。对我们而言,只要做到不把焦点放在负面,可以操练正向思考,已然是很棒的事了,但这里却教导我们得为“玫瑰”和“刺”感谢上帝!

Read more

七月-我被资遣了

我被资遣了 好几年前,世界经济大海啸来袭,造成台湾有六十万个失业人口,若我们是其中的一个,且等着被资遣,而家中又需要这一份薪水,你作何感想? 李鸿志牧师表示他能体会这样的人,因为几年前当他离开牧会工作时,也等于放弃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而家中又需要这笔钱,这时该怎么办呢?他想要以写作回应上帝的呼召,但真能靠写作维生吗?他陷于两难之间。那时他比别人更早体会类似被资遣的心情,因为他离职的时间比金融海啸还早半年。 海伦凯勒曾说:「我们无需一直看阴暗面,只要向着阳光,阴影自然会留在身后!」 因着离开原来的工作,才换取今日另一片的天空,这是李鸿志未曾料到的。所以人生之旅有一点意外发生并非完全不好,因为本来就有得有失,反而失之后才让我们接触到更远方的人,正如今日读到的尹奇恩的故事。所以放开心胸一点,乐观迎接每件被打搅的事,惟有此时我们才有空去完成平时没机会去达成的梦想。反之,若失业了,只留在家中怨天尤人、借酒发怒,有什么益处呢?此时何不站起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做的。 尹奇恩的故事 尹奇恩 口述李鸿志 整理 被资遣的感受如何?一定不好受,这对台湾有六十万个失业人口而言,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也曾遭逢此境,但对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被资遣了 我是在2005年年底被一家科技公司资遣的。那时我在此上班已近四年,公司因市场营运不佳、连年亏损,最后被外商收购。可以感恩的是,我与东家分手的过程,跟堂哥目睹美商公司资遣员工的景况大为不同。据他说,那天早上保安人员无预警地把在公司附设幼儿园上学的幼童带到办公室旁,当场开支票给被资遣的员工,叫他们走路。那天数百人被资遣的场面,无不令人惊心动魄。 我原服务的这家公司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说来也蛮稳定的。公司团队从事的是芯片软硬体硏发的工作。那时我离开前,公司裁员计划已一波波地在进行,我心里多少有准备,所以被裁时心情调适得比别人要好。反倒是因卸下了长时间的责任与压力,让我有重获新生的感受;这样的资遣对我不能不说是一种解脱。 我觉得职场是一种契约的关系,公司以优厚的待遇交换员工的生命——老板出钱、我出命。然而长时间把主权交在公司手中,也有油竭灯枯之感;这种枯竭感早让我有不想再待下去的准备,我已萌生出国进修的念头。所以被资遣后我没有太难过,而是去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应征,只是三次面试都没过。借此我知道上帝在工作上仍没有开路,以致我更确定出国进修是上帝为我预备下一个阶段要走的路。 申请出国留学 我于2006年一月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留学考试,并申请国科会的奖学金。四月到并购我前公司的外商公司面试,很高兴老板同意只要我申请到学校就允我出国进修。六月考完GRE后我便开始上班,同时也一边准备申请学校。不久我得知申请到国科会的箐英奖学金;隔年学校放榜,也申请到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电机博士班,就这样我踏上了出国的留学之路。 回想这段出国留学路,走来确实很坎坷;当时面对许多不确定的未来,有此经过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等待的过程中,上帝让我真实地体会人在信心的操练上是何等必要。因为没经过考验前,我不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如此幼嫩;但通过考验后信心像肌肉一样,越操练也越结实。 那时面对未知的环境,不知道下一站将落脚何处,只有尝过的人才能知道。以前我觉得自己好像跟团的旅者一样,只要随大家走总不觉得孤单;但现在不同了,上帝领我出国,像是离开了埃及、跨红海、并进入旷野,在这样的人生大道上还要我一个人单独前行,这着实考验了我的信心是否为真。 BSF的学习 感谢上帝,在过去工作的四年中,上帝使用BSF(Bible Study Fellowship)英文査经班来校准我的导航系统;在担任小组长及孩童组的训练时,也装备了我的英语会话能力。因着不断地练习和实地以英语表达,使我在留学考时能得到很好的托福成绩。

Read more

六月 – 父爱浩瀚

父爱浩瀚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过父亲节。台湾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定于八月八日。 庆祝父亲的传统习俗 世界各地都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庆祝父亲节,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这里为您列出一些国家的庆祝方式: 美国:为父母做早餐 在父亲节这一天,凡是父亲已故的美国人都会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亲在世者则佩戴红玫瑰;在宾夕法尼亚,人们也会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佩戴白丁香。 父亲节当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们来做,然后将做好的早餐端到父母亲的床前食用。此外,在美国儿女也会给父亲寄贺卡,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日本:给父亲念感恩信、搓背 女儿一般会念感谢信给父亲,她们会和父亲团聚,给父亲送上礼物与祝福。在日本,不管已出嫁的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儿,一般要给父亲写一封挚爱和祝福的信,将这封信捧到父亲面前,大声念给父亲听,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日本的洗浴文化历史久远,泡澡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父亲节这一天,儿女们会亲手给泡澡的父亲搓背,这也是给父亲温暖的一种方式。 德国:父亲喝啤酒庆祝 在德国的父亲节,嗜酒的德国父亲们可以想喝多醉就喝多醉,而且回家之后太太不许管。一些小镇上的男人一早推着载满大木桶的啤酒小车出门,碰上谁就和谁喝,直至醉倒在街上。 看了这些有趣的传统庆祝方式,那你打算怎么庆祝父亲节呢?一般人对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往往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父爱往往被伟大的母爱所淹没了。 温情小故事 从小,父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虽然每天都相处在一起,却往往没有任何的交流和沟通。印象中,父亲永远是扮演着严肃及不苟言笑的角色。有时,我们好几天都未曾说一句话。每一次,当我见到别人的爸爸和孩子们融洽的相处,心里都会埋怨为什么自己的爸爸不能和他们一样。 为了得到爸爸的赞赏,我就在学业上好好地表现自己。但是,不管我考获什么成绩,每一次爸爸都只是在成绩册上草草地签一个名,然后就交还给我,从来都不曾有过任何赞美和责备。我常常怀疑爸爸是不是真的疼爱我们、关心我们。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是高大严肃的。他总是寡言少语,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一直到有天晚上…… 那时,我做完作业,觉得肚子有点饿,便拿起姨丈从安顺寄来的马蹄酥——据说吃起来很可口的饼干。我想:爸爸应该也饿了吧!于是敲爸爸的房门。爸爸开了门后又坐在书桌前工作起来,我拿着马蹄酥走到爸爸跟前,轻轻地问:“爸,您尝尝这块马蹄酥吧,据说很可口。” “放一边吧,我一会再吃。”爸爸头也不抬继续工作。当我将要退出房门时,爸爸却叫住了我:“你吃过了吗?”“还没。”“那咱们一块吃吧!” “嗯。”于是我在爸爸的身边坐下了。爸爸拿着马蹄酥边吃边写,我坐在一旁,爸爸又继续带着老花眼镜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力的地写着。我抬头看看爸爸,爸爸的黑发中不知何时多了几根银丝。岁月也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Read more

五月-吵架VS沟通

吵架 VS 沟通 两个不同成长背景的男女在一起,总会有争吵的时候。有人吵过后更了解彼此,也有人吵一吵感情就散了。吵架是一门艺术,也是两性相处必修课程。 无论是恋爱中的情侣,或是夫妻之间相处久了总会有些摩擦。但冲突和矛盾,不一定会毁了幸福生活,反而是在争吵过后,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以及修复关系,才是双方能不能够走下去的关键。 故事一:异地恋情的未来 以不离弃终结不安 有人说,所谓婚姻,大概是有时候很爱他,有时想一枪毙了他,更多时候是在买枪的路上,看见他喜欢吃的菜,顺手买了菜忘了枪,回家想想还是得买把枪。 王欣彤和丈夫从大学开始爱情长跑了10年,步入婚姻两年,两人育有一女,婚姻生活美满。然而,结婚之前,二人争吵不断,“其实大学毕业前,我就对我们的未来感到徬徨,他是台湾人,而我必须回到马来西亚,我们对于未来具体的规划,一直没达成共识。” 毕业以后,王欣彤选择回马发展,当时的男友延毕,两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从无话不谈的小情侣,渐渐变得无话可聊。“我知道我们彼此是相爱的,但是他犹豫不决的态度,真的让我火大,那是我们争吵最激烈的一段日子。每次我吼他,他总是沉默,又或是叫我别逼他。” “其实,我最气他没有担当,我们每次就是为了这个而吵。”尽管王欣彤的男友很爱她,但是一直担心家人不接受王欣彤,而不敢把她带回家,“我现在很见不得人吗?为什么他总是这样的态度?”男友也有话说不清,一直无法交代清楚来龙去脉,二人就一直僵持不下。 “一开始我会跟他吵,但是几年下来始终为同一个问题上打转,我也感到厌烦了,他也不耐烦了。”那几年,他们经历无数争吵,当失望累积够了,王欣彤便决心提分手。“他不同意,可是他还是什么都没做。”之后的两年,王欣彤全心投入工作,也经历了丧父之痛,“他以前曾向我父亲承诺,会好好照顾我一辈子,最遗憾的是,爸爸无法看见他兑现承诺。” 王欣彤丧父期间,前男友持续地慰问,让二人的关系逐渐回温。时间和心态的转变,让两人能够好好说话。“其实,我要多谢他从来没有放弃这段关系,尽管我觉得我们已经分手两年,但是他一直认为我们没分手。” 她说:“我也开始了解到,他害怕给不了我幸福,所以一直犹疑,虽然痛恨他性格上的这一面,可是我也开始站在他的角度谅解他。”很多时候女人开始争吵是源于不安全感。后来,男友因为要挽回这段感情,也愿意开始踏出一步,带她回家介绍给家人认识,结果家人也很喜欢王欣彤,他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去年,两人结婚了,也有了女儿。尽管夫妻俩继续分隔两地,但是王欣彤有女万事足,生活的重心放在女儿身上,老公放假的时候就飞到马来西亚探望妻小,“我在这里有一份稳定工作,他在台湾也有稳定的工作,我们暂时就这么安排吧,至于以后一家人要在哪里生活,以后再打算吧。”王欣彤找回自己的安全感,幸福感也就不再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了。 故事二:年龄差距的幸福 以家庭和谐为主 现年50岁的林良方,两年前娶了小自己13岁的妻子。曾经信誓旦旦的不婚族,居然“婚”了,跌破大家眼镜。一直抱着不婚主义,结果跑去结婚,说明了林良方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才会愿意定下来。年轻时谈了不少恋爱的他,对于如何跟女性和谐相处,有自己一套心得。 他分享日常与妻子的相处之道,“吵架,是两个人才吵得起来。”也许是年龄与妻子差了一大截,他在妻子开口前,都已经知道她的心思和情绪,所以他都懂得如何安抚她的情绪,亦从不跟妻子较劲。“很多人在吵架时,总是觉得自己是有理的一方,可是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吵赢了输了一个家,岂不是没意思?” 那么彼此有矛盾的时候怎么办?他说妻子不是无理取闹的人,不会随便跟他吵架,对于两性的相处上,他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平日不在小事上跟她计较、讲道理,她也不会在处处针对你。”他说自己在家讲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婆都是对的”,两人也就吵不起来。 如果妻子真有什么不满,怎么办?他说,吵架其实是一种沟通,不过他不喜欢吵吵闹闹,能够坐下把话讲清楚,最好了。若双方无法达到共识,有时会四两拨千金带过,有时就退让一步,“只要你的头脑够清楚,你就会想明白,先低头的人,不是输了,而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的和谐,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那两人日常生活中不吵架吗?他说自己偶尔会说话逗妻子玩,这是夫妻间的情趣,“不能像木头人,不吵架、不沟通也不行。” 离开不健康争吵

Read more

四月-我要当网红!

我要当网红! 图1,资料来源:诗华日报,20191202 从上图可见,一名叫格拉汉的Youtuber,靠着经营YouTube频道,分享自己投资房地产的经验,吸引了122万人订阅。同时他的月收入竟高达22万美元,2019年收入预估为160万美元。他的工作简直令人羡慕又嫉妒,因此不少人也开始了他的“网红之路”。 近年来,YouTube普及化,导致“网络红人”(Influencer Marketing)日渐盛行,因此拍摄影片成了其中一种被动收入来源之一。 Youtuber主要收入来自两方面: 一、YouTube置入广告; 二、接受厂家产品的业配推广 YouTube置入广告需符合2条件 欲获得YouTube置入广告,首要两个条件:一、创设的频道必须拥有至少1000位订阅户;二、必须在一年内累积超过4000小时时长的观看量,才符合初步投放广告门槛。获YouTube批准后才能获得广告收入,YouTube再根据视频浏览量来置入广告。 Youtuber拍摄视频上传至YouTube后,坐等广告置入,看似简单轻松。实际上,拍摄影片的前期作业却很繁琐,如构思、资料收集、撰写剧本、拍摄等。 拍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错误而翻拍不断,之后还得进行诸多的后期制作,包括剪接、配乐、字幕、美术设计等等。5分钟的视频,前期计划及后期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小时,有些时候甚至要花上数天时间也不定。 低门槛但竞争激烈 YouTube虽不是电视台,但每天都会有海量的节目上传至该平台。根据videonitch网站,每分钟多达300小时的时长影片上传至该平台,每天观看量达50亿支影片。这是因为YouTube上传视频条件不高,每个人都能参与;低门槛也代表了竞争非常激烈。 即使符合了置入广告的基本门槛,仍要面对多重困难,那就是置入广告收入并不丰厚。再者YouTube经常改变演算法规则,让Youtuber无法得知置入广告的计算方式,处于被动。例如:有些题材每1000次的观看,可以获得2至5美元不等,但也有可能低于1美元。 YouTube演算法会根据题材、区域、观看时间等各种组成的方程式计算。不过,有时同样观看数目,同一个区域但因为题材不同,收入也会有所出入。 YouTube节目类型众多 YouTube节目类型众多,基本分为数种类型,每种题材都有特定的观众群。一般来说,以吃喝玩乐、开箱(产品介绍)、知识、特定技能型等等。 吃喝玩乐及开箱的视频:这一类型比较容易策划,因为题材较为大众化,不管是男女老幼都能吸引到人观看,圈粉速度相当快。不过,这也意味竞争最为激烈,因为人人都能参与。 专精某种技艺或知识:这类视频创作者,在题材上虽然较为限制,因为这类题材有特定的观众群,要吸引这些群众,就没那么容易。不过,往好的方面想,这类型的拍摄需要特定的技能,观看者就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或技能,才会不断追踪动向,忠诚度比较高。

Read more

三月-小心!“闪”过来了!

小心!“闪”过来了! “东方闪电”是异端 “东方闪电”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发展开来,2012年中共判定为异端。早期,地方教会受“东方闪电”所害,却不敢投报公安;这让他们肆无忌惮,不择手段,百般影响基督徒,甚至以灌醉、拍不雅照、掳人、软禁等等,威胁信徒加入组织。受中共政府打击后,创始人赵维山取得政治庇护,逃亡美国,同行的是他们宣称的“女基督”杨向彬。赵维山源自“呼喊派”,本觊觎领袖地位,无奈不成,就另起炉灶,组织“东方闪电”(又称:实际神、全能神),就圣经断章取义,引用经文: 《马太福音》24:27:“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以赛亚书》41:2:“谁从东方兴起一人……耶和华将列国交给他。” 《耶利米书》31:22:“……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 就是女子护卫男子。” 谬解:基督再临于中国(东方),名叫“闪电”;上帝造男女平等,第一次来的基督是男的,所以第二次来的是女的,这才公平。 他扪也反对“三位一体”,认为是“父变子”,“子变灵”,辩称: “律法时代”(旧约)的神叫耶和华,耶和华造人,却非无所不知; “恩典时代”(新约)的神叫耶稣,耶稣是受造者; 现在是“国度时期”,神的名叫“闪电”,就是女基督,唯独信她得救,且耶稣所说的话已作废。 反对《圣经》,自创著作 “东方闪电”反对《圣经》的绝对权威,根据《启示录》10章2、8节,谬说女基督已揭开里头的“小书卷”,也就是女基督从神领受的“新后示”一一其实是杨向彬的个人著作,命名《话在肉身显现》《羔羊展开的书卷》等等。书名多变。早期,书名可见“全能神”几字,后因这名称广为人知,于是改变策略。 变,变,变一一警惕陌生网友网站 除了书名多变,组织名称多变,引人入教手法多变——在马来西亚惯用“全能神”,在台湾用“桃园”不同地方名称不断改变。他们的信众散布各国。目前在马来西亚多以小组形式,以免过于张扬。接触的对象多是基督徒领袖,以便成功后,一并影响他所带领的团队。但这“理想” 在马来西亚较难成功,于是把目标转向一般信徒。 另外,擅用网络,设立许多网站和面子书账户,取名与基督教相 似,令人不疑有诈。部分名单如下; 中文圣经网、国度降临福音网、这里的羊儿有草吃、追逐晨星、谁在见证神、走出荒漠、与主约会、探讨天国路、神话感动我的心、上帝的佳音、不要忘记主的救恩、跟随耶稣脚踪网、荣耀领域,圣灵水流、寻求人生之道、来到迦南地、小小跟随者、做听神声音的羊、新耶路撒冷、你听主耶稣扣门的声音、认主归宗、易读……等等。除此,“东方闪电”也推出“赞美诗”,“千首精选赞美诗”。

Read more

二月-武汉肺炎2019-nCoV

武汉肺炎   2019-nCoV “武汉病毒”外形长得像王冠,所以也称为“冠状病毒”(Corona Virus)。它是以感染呼吸道为主的病毒,属于RNA病毒,是非常容易突变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根据《星洲日报》的消息,截至2月2日,马来西亚的武汉肺炎确诊病例已增至8例。 新闻来源:星洲日报电子版,20200203 在这紧张时期,若看到对方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就担心对方是否得了“武汉肺炎”。为了能更清楚分辨感冒与流感的区别,以下为您提供了相关资料: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病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武汉肺炎”让人忆起2003年所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事件,使得人心惶惶。它的主要传染途径和症状就如一般流感、感冒相同,主要以飞沫传染为主,这也包括像是咳嗽、打喷嚏等所会波及到的如电梯按钮、手扶梯把手、握手、拥抱等都有可能附着病毒,若在接触到口鼻就有可能感染。 除此之外也会透过粪便感染,虽然透过此方式感染机会不多,但也需多加留意,特别是公厕如厕的卫生习惯。日前有一则消息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也可借着粪便传染。 新闻来源:星洲日报,20200203 而武汉肺炎的潜伏期,目前以疾管署所公布的资讯来看是有14天的潜伏期。若期间发生这些症状必须提高警觉,其症状如同流感包括了咳嗽、喉咙痛、流鼻水、发高烧、身体疲倦、肌肉痠痛等不适症状,而近日也正处于流感高峰期,若有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千万不能轻忽。 因此,我们必须防范于未然,一起来对抗“武汉病毒”。 护己护人,我们可以这么做: 如何保护自己? 戴口罩,且不能重复使用 勤洗手,至少20秒 避免在未洗手的情况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Read more

一月-新年,归不归家?

新年,归不归家? 年节期间家家户户庆团圆,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一谈到春节就满脸愁云惨雾,本来是欢天喜地的新年,为何成了年轻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的节日?有些年轻人干脆不回家,他们被称为“恐归族”。 “恐归族”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一提起春节回家,他们就表示很纠结。在表达“真的很想回家”的同时,又诉说了“恐归”的种种原因。 年轻人回家过年  五大怕   一怕  被催婚催生 今年28岁的小美说,大学毕业5年了,自从她毕业后,父母就催着她赶紧找男朋友。每年过年回家,亲戚总是狂轰滥炸地问她有没有对象、何时结婚,父母更是不停地安排她相亲,她觉得非常累。 “今年不回家了,想过一个清净一点的春节。”小美说。 像小美这样没结婚的,怕被七大姑八大姨穷追不舍地盘问:有对象了没有?然后以过来人、长辈的口吻关切地规劝:年纪不小了,眼头不要太高了,赶快找个对象结婚。 有对象的被盘问什么时候结婚,急切切地想吃喜糖。刚结婚的被盘问什么时候生孩子,甚至有老人出面“威逼”:我这么大岁数了,抱不上孙子死不瞑目等等。时不时被问做什么工作,每个月挣多少钱,能买得起房吗……诸如此类。  二怕  回家开支太大 回家开支太大、无法承担已成为众多年轻人“恐归”的首要原因。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登了一则关于春节的调查,共有611人参与。其中,69.4%的人认为,“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是他们不愿回家的主要原因。 古人云:锦衣还乡。许多人外出闯荡累死累活一整年却没有挣到多少钱,感觉回家很没颜面。临近过年,家里的置办年货需要钱,老人年龄大,寻医问药需要钱,孩子要上学、上补习班需要钱,老婆的化妆品等着上一个档次,需要钱;正月走亲戚给孩子送压岁钱;亲朋好友结婚、祝寿、随份子钱……一切都绕不过一个“钱”字。对于口袋空瘪的打工族来说,每一项都让人望而生畏、退辟三舍。与其为难自己,打肿脸充胖子,还不如过年不回去,躲个清闲。 走亲访友太累,吃吃喝喝对身体不好,还不如出去旅游或加班,等其他时间回家和父母安安静静享受天伦之乐。  三怕  受不了他人的攀比 回老家过年,总有些好奇心大发的七大姑八大姨问东问西,知道你挣的钱不多,在外面过得不够风光,优越感顿生,高调炫耀子女给了自己多少年钱,买了多少身衣服,买回了多少高档保健品,如何孝敬自己等等。 有的父母不能明辨是非,听别人一番炫耀感觉是没挣到钱、出手不够大方的子女丢了自己的面子,进而生出指责怨怒。好好的一个年,开开心心的回家团聚,结果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给破坏了心情,疏离了亲人间的感情,想想都觉得心塞。所以,一些人过年宁愿在外面拼命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回家。  四怕  城乡生活有差异 一些年轻人在大城市住惯了,大城市活动多娱乐多,交通方便吃的也多,回老家就觉得实在不如城里吃喝玩乐的方便。 有些人外面朋友和同事比较多,喜欢年轻人在一起过年。有更多的话题和爱好,家里的习俗和过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了。干脆直接打点钱回去,就不回家过年了。尤其是老家在偏僻农村的,没有免费Wi-Fi,玩不了手机游戏,上不了互联网,与外面的世界断了联系,又无聊又焦虑,与其说是过年,不如说是精神“折磨”。

Read mor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