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na be free – Part 2
家规校规国家王法
中学时期我住宿舍,宿舍里要守的规则多得不得了,校规又极其严厉。心里常这麽想:世界虽大,但与我无关,我还是让一大堆的规条绑得紧紧的。消极的时候我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不自由,活着没意思,我这麽想。
现在回想过来,若让我重新定宿舍规则,应该与以往的相差无几,为什麽?
6岁的小男孩来到妈妈的面前抗议:“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要自由,请你不用叫我几时洗澡,我想洗的时候就会自己去洗。”妈妈果然不再叫男孩洗澡,结果,那一整天小男孩都没洗澡。
自由若没被善用是不会有好处的。年轻人讨厌约束,常常左一句“我要自由”,右一句“不要管我”,却始终不肯接受自己还不是时候可以得到全部的自由。
要求自由恋爱,结果只重外表不重内在,後来搞得一团糟,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要求自由用电话,结果不知节制,月结单来的时候,把父母气得送院急救;要求老师不上课让学生自由温习功课,结果课室比菜市场更热闹……
家规,校规甚至是国家王法的约束,其实是需要的,因为这是让社会安宁的根基,过度的自由并不会带来什麽好处。只有足够成熟及懂得正确运用自由的人,才有资格要求更多的自由
小故事一则—-可怜的鹦鹉
话说鹦鹉是一种非常聪慧的鸟类,能模仿人话,因此被人类视为鸟中宝。稍微经济能力许可者皆家中饲养鹦鹉。休之馀,教导鹦鹉一些礼教,诸如欢迎、早安、您好、再见等基本招呼,使主人及到访之客皆感愉快。因此,许多鹦鹉都成了笼中鸟,一生都在那弹丸之地渡过,供人欣赏,给人娱乐。犹有甚者,更将鹦鹉剪翅,废其飞翔本领,免其逃走。
就有一故事说道有一姓段的富商养了一只鹦鹉,将之关在雕笼(雕刻华丽的笼子)内,以上等的饲料养,给予极好的照料。某年,段氏因某些缘故成了“笼中人”。半年後,他因刑满而被释放出来,回到家,看到想念已久的鹦鹉,诉苦道:“这半年来你可好?我可是尝尽苦头,没自由的日子可真苦啊!”原以为鹦鹉会说些安慰的话,岂料,鹦鹉竟回应说:“主人只是在狱中半年就已感到不堪,我终生被关在鸟笼中,岂不更悲惨吗?”
鹦鹉看起来很好命,在富裕之家,得好照料,但其实却是对人欢笑背人愁。一只失去自由的鹦鹉,若给它机会去卡拉OK唱歌,它会唱“我没自由,我失自由,我伤心、痛哭、眼泪流”这首监狱龙虎榜吧!姑且暂把鹦鹉拟人化,我想我们都可同意,自由不可缺,也从鹦鹉对段富商所说那句话中提醒我们自己,别一味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套在别人身上,甚至不理会别人之感受。自由要运用得妥当,才不会带给自己及别人任何不便或伤害。
认清自由!
我们很重视自由,但也得好好思考该如何应用自由!自由绝不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当的限制会伤害自己同时又侵犯了别人的自由。那自由的规到底是什麽?
首先,我们必须先认清,自由有其限制。举个例子,菜刀是用来切菜的,你可拿来切小白菜、菠菜、蕹菜,那是你的自由,没有人会规定你只可切某种菜。但是,若你拿菜刀来砍你自己,那不是自由,那是自杀。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人看了就一定会阻止你伤害自己。同样地,若你拿菜刀来砍别人,你一样会受到阻止。因此,自由并非毫无限制,否则,那只是放纵及野蛮。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他人的行为。”因此,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胡作非为。损害他人的行为,就是在侵害别人的自由;损害自己的行为,也是在侵犯自己的自由。因此,我们并不能以“我就是这样子的咯!”来否定别人一切的意见而依然我行我素,因为我们所做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要有性格,但我们的性格应该是能够站稳自己的脚步,所做一切都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