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每月话题 1月 – 带手机去学校,有何不可? January 2, 2024January 2, 2024 ICBmycentre 一名老师最近在课堂上进行调查,想看看学生们最想要的是什么?结果发现学生最想要的是无尽的财富和自由,而他心里也很清楚,孩子们想要无尽的财富也是为了获得自由,自由才是他们的真正追求,财富只是手段而已。 自由即是不受约束,而眼前这群13-14岁的孩子们想要过着不受约束的生活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本来就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们会有的天性。但与80后和90后,已经步入社会的我们的想象不同的是,当年的我们想要的自由是可以自由地出去玩,进行社交活动,而这群网络时代的孩子们更想要获得的自由则更多是随时玩手机的自由,甚至是可以随时拒绝出门,窝在家里盯着手机屏幕的自由。 最近随着欧美各国都开启新学年,是否能携带手机到校再次成为热门课题。许多欧美国家都祭出更加严格的规定,限制或完全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教育系统(国家和地区)完全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这显示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认同手机对教育现场是弊大于利。 欧美国家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园 图1:2023年10月初,英国政府发布了全新的指导方针,建议全国所有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图2:2023年7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也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全州公立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堂间使用手机,一些学校已经延伸至全天不能使用。 荷兰也决定于2024年起实施手机禁令,法国更是早在2018年就已经实施限制。在澳洲,新南威尔斯、维多利亚等五个州的公立学校已经全面禁止使用手机,昆士兰州也将从明年开始下禁令。 为什么禁止用手机?就连崇尚自由,主张让学生自由发展避免束缚的欧美各国,都要实行对手机的严格管制,可见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已经大到不可忽视。那到底为什么要禁止使用手机呢? 1) 影响学习及情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学生成绩下滑,而且过多的荧幕使用时间,会造成严重分心,并对儿童的情绪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报告引用的大规模国际评量数据显示,数位科技与学生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意思是几乎没有强而有力的研究,证明数位科技本质上为教育增加了价值,该报告直言,大部分的证据都是由试图销售数位学习产品的私立教育公司资助。 2) 逃避实体社交携带手机到校也会让孩子无时无刻都能接触到社群媒体,进而忽略甚至逃避实体社交。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源自于与他人的互动,他们必须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感知自己的存在,而青少年要过渡到成年人,就必须要学会区分自我和他人,从而发展自我认同。加上如今的孩童和青少年普遍都成长于双薪和少子化的家庭,家人之间的互动非常少,于是除了学校和补习中心外,社群媒体便成为他们满足社交需要的重要管道。但研究显示社群媒体不仅对填补社交缺失没有帮助,反而还助长了孩子空虚寂寞的感受,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些孩子越是依赖社群媒体就越觉得寂寞,而越寂寞就越依赖社群媒体,形成恶性循环。重度依赖社群媒体的青少年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比起一般人要高出三成,这些孩子往往更在乎贴文的点击率和按赞数,而如今缺乏实际互动的生活会让孩子们更加依赖网络上陌生人的评价和反馈。他们不仅将更加缺乏实际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脆弱及容易受伤。 3) 衍生霸凌问题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于2021年有16%的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曾透过简讯或Instagram等社群媒体受到霸凌。更夸张的还有一些年轻人拍摄了校园斗殴等暴力事件,并将这些影片发布到TikTok上。在美国,学生们也热衷参与流行的“社群媒体挑战”,破坏学校设施。因此,学校应该禁止学生用智能型手机,解决课堂专注力不足的问题、逃避实体社交的问题,并帮助保护儿童免受网络霸凌。 禁令有效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述的研究发现,在比利时、西班牙和英国的几间学校取消智能型手机后,学习成果获得改善。2022年发表的一项针对西班牙学校的研究则发现,在实施学校手机禁令的两个地区,网络霸凌现象显著减少。在其中一个地区,数学和科学考试成绩也显著提高。挪威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学校有智能型手机禁令的女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研究显示,这些禁令对男孩的平均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可能是因为女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更多。澳洲一所高中柯塔拉(Kotara)校长斯内登(Mark Sneddon)表示,到目前为止,学校的“无手机”政策在课堂、操场和家里都被证明是成功的,“操场上的声音很大,因为学生们正在交谈和互动。”美国林溪高中(Timber Creek)的校长瓦思科(Marc Wasko)也说,当他现在向学生们打招呼时,学生会进行眼神交流,并做出回应。老师们也表示,没有手机后,学生更投入课堂了。 “像监狱一样”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禁止手机这件事就好坏参半了。有些孩子乐见社群媒体消失,同侪之间可以用更真实的面貌交流。但也有些人对于不能自由使用科技感到不便。例如,有学生反应,如果能把手机放在口袋,并在需要时立即联络家人,会感觉在学校更安全。有些学生抱怨,现在学校看起来像个监狱,要联络父母,得去警卫室请求使用电话的许可;在学校期间无法使用手机查看课程安排、在艺术课上拍摄自己的作品、在午餐时间找到朋友……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时代已经是必然趋势,我们的下一代不可能远离手机,但他们需要被教育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科技产品,避免深陷其中。 有智慧的使用数位科技产品若发现自己手机成瘾,以下是简单的因应之道: (一) 订定“不使用智慧型手机”的时间:自己设定不使用手机的时间(例如:吃饭时不看手机、拜访朋友聊天时不看手机等),或者某个时段仅使用手机的电话功能,把常用的网页浏览、信件或讯息读取关掉。 (二) 设定“使用智慧型手机”的场地:例如在卧室不使用手机,骑电单车时不用手机。 (三) 将手机放得比较远:自己设定不使用手机的时间(例如:吃饭时不看手机、拜访朋友聊天时不看手机等),或者某个时段仅使用手机的电话功能,把常用的网页浏览、信件或讯息读取关掉。 (四) 设定看手机的频率:5至10分钟看一次手机太过频繁,可设定从15分钟看一次,慢慢延长到30至60分钟以上才看一次。 结语 所以孩子们,自由需要条件,也需要代价,若想要自由却不想承担责任,那请你回到温室里继续长大;大人们,下一代在看着我们,若是连我们都手机不离手,看的也都是没营养的东西,那就别怪孩子们有样学样,毕竟他们会只在乎钱和手机,还不都是我们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