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交了个印度女友,“我感觉被雷劈了”

love is, the inscription on a typewriter

主持人你好,我有3个孩子,一男两女。他们都很有本事,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让我和丈夫都感到非常骄傲。

昨天,我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和一个印裔女生交往一年了,希望我们可以祝福。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雷劈了。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说他已经有对象,我都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她是印度人一事震惊了。我原本自认是一个开明的人,可以接受时代的变迁和各祥的差异,但我发现当事青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时候,我好像有点难接受。儿子告诉了我一些她的事情,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女孩子,唯独种族不同。我不想贸贸然地阻断他们的恋情,毕竟这是儿子的选择。只是当我一想到她不是华人,在沟通上或许有困难,在文化上更是不相同,就觉得心里犯难,做不到祝福他们,却又不想让儿子为难。

请问我该怎么做才好?

张太太

了解后再思考下一步,勿妄下定论判她死刑

张太太你好,从你的来信中我看见了一位为孩子的选择而烦恼的母亲。你的儿子开始谈恋爱,但对像不是华人一事让你感到五味杂陈,一方面为孩子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为可能会面对的语言及文化仲击而焦虑。目前更是处在一个,即做不到接纳也做不到祝福的极大矛盾中。

异族通婚日益普遍

马来西亚原就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各样的文化、风俗、语言、文字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而碰撞,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社会。这样的不同造就了无数的可能性,异族通婚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也正是张太太你可能要面对的挑战。在你的来信中,我看见一个令我非常敬佩的地方,那便是你对孩子选择的尊重。我们见过太多的父母,在对孩子交往对象的条件感到不满意的时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他们分开,这样的情况造成多少孩子与父母离心离德。而你即使身处这样的两难中,没有在第一时间决定拆散他们,而是优先选择调适自己,这真的十分难得可贵。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什么?以爱和关心为出发点,给大家一个可以彼此了解的机会,这是你可以考虑的。从你的分享中,我猜想你们或许尚未见过面。我们当然可以继续透过儿子来了解这个女孩子,更可以邀她来家里做客或者用其他方式见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观察,来彼此认识。这么做的好处有二:第一,避免自己被主观的担忧或刻板印象所蒙蔽,错失了了解她的机会;第二,让儿子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反对他们交往。你在信中提及3个孩子在各自领域中都非常有成就,我想这绝对与父母亲的培育有很大的关系。而你的儿子愿意将一件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事情告诉你们,也表示了他对你们的信任。相信这都归功于张先生和张太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爱和安全感。因此,不先下定论判她死刑,在认真地了解了他们的事情后,再来思考下一步也不迟。

在经过了一些时间的相处后,若发现这个女孩子确实不错,那是好事一桩。如若还是不满意或不适应,也可将你们的顾虑与想法坦诚地、婉转地向儿子提出。可以自在地表达想法,是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的指标。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叫他们分开,而是想与他一起探讨今后的生舌规划,并将我们可预见的一些挑战先提出来,让儿子更好地预备自己。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当他知道我们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而是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相信他也可以理解我们的担忧,能抱持更敞开的心态与我们有深入的交谈,作更多的思考。

面对差异我们怕什么?

此外,我们也需要反思在面对差异的时候,自己究竟在担忧或惧怕什么。唯有理解了自己恐惧的根源,才能更有效地让我们去面对它。语言与文化上的不同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我相信只要有愿意接纳的心,这是可以随时间而有所转变的。因此,深入探索自己所抗拒的原因为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也会有不一样的心境。

张太太,孩子们的恋爱和婚姻常常是令父母亲头疼的因素之一。“我的孩子一直没有女朋友”,“我的孩子的对象条件太差了”、“我的孩子年纪不小了还不要结婚”、“我的孩子结婚这么久了,还不生小孩”……类似的心声不绝于耳。可见孩子们确实是父母亲甜蜜的负担。从他们牙牙学语到如今的功成名就,过程一定很不容易。我们也要谨记,孩子们都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做父母的,需要顺势调整自己,把孩子和自己放在一个同等的水平上来相处,这祥才能更轻松地彼此交流。

盼望这个事件可以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更与孩子一同成长。

祝福你。

倾听您辅导信箱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20230620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