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 一个我、两个我、多个我?欢迎来到元宇宙

2021年尾,社交网络巨头面子书(Facebook)的创办人马克·扎克伯克宣布把公司名字改为Meta,元宇宙话题一时热起。接下来,许多教会、机构等开始举办相关的线上讲座或发布相关文章,谈元宇宙与基督教的关系。
对于基督徒,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元宇宙呢?到底它带来的是挑战和危机,又或是增加了与人连接、传福音的机会呢?

认识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由希腊语Meta(超越、高出)与Universe(世界、宇宙)结合而成,是虚拟与现实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世界。
目前,“元宇宙”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是通过VR、AR等技术实现世界;也有人认为元宇宙囊括不少功能,例如:游戏、互联网等等,是广义概念;还有人认为元宇宙只是流行一时的现象或营销用语而已。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新冠疫情后,社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照这趋势发展,它的定义将会变化,涉及的领域也会不断扩大,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并各行各业对它的关注都会逐步提高。
你怎么看待元宇宙?

元宇宙让人活在幻想中。有了元宇宙,就不会想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社交,慢慢磨灭人性。
Michelle
元宇宙会让人与人变得疏远,因为虚拟、冷漠、缺乏实质的互动。
Courtney


元宇宙目前还在初始阶段,没人知道其终极状态。在元宇宙,大家都使用虚拟身份(Avatar),除非他/她愿意透露,否则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有人就认为,这么一来,大家身份一致,无分高低,也就不会自卑。但人与人的关系会因此更密切吗?因人而异吧!
Philip
深入探索:
除了商业利益,还有哪些是创建元宇宙的驱动力?
1. 追求意义与价值
疫情限制了人与人直接互动,但为了维持关系、提升工作效能等,人们发展出各种摄位互动和协作的新模式,渴望创造“意义”和“价值”。
2. 身份认同的焦虑
随着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身份认同产生焦虑,渴望在数位空间探索不同身份的可能性。于是,他们透过编辑虚拟替身来获得身份认同。
3. 渴望归属
无论是西方或亚洲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孤单。因此,人们渴望连结,而科技似乎给人一种想象,能提升连结的频率和深度,找到归属感。Sherry Turkle在《在一起孤独:科技拉近了彼此距离,却让我们害怕亲密交流?》一书中提到,科技总能够迎合人性的软弱,而数位连结和演算法创造种种的拟人电子装置,给人一种不需为友谊付出,却又有被陪伴的幻觉。
4. 渴望分配正义
在贫富和资源分配越来越悬殊的社会,人们渴望实现社经资源正义分配。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3.0所向往的“去中心化”,驱动许多人实践梦想,创造更美好、更公正的未来。

元宇宙,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故人重逢


新闻报道,一名母亲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和去世的女儿重逢。2016年,年仅7岁的韩国小女孩罹患血癌去世,母亲悲痛不已。电视制作团队耗时8个月,研发程序,重现7岁小女孩的音容样貌和身体动作。当母亲戴上VR眼镜,虚拟版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用熟悉的声音说:“妈妈,你想我吗?”“妈妈,你去哪了?”母亲张开双臂“拥抱”女儿,流下热泪。透过VR眼镜,母亲不仅听到女儿的声音,也用触觉手套摸到女儿。母亲为女儿补办一场生日会,还预备了零食和生日蛋糕。女儿也送母亲一朵花,说以后她不会再患病了。最后,她哄女儿睡觉,女儿变成一束光,渐渐远行。
元宇宙买房?

真实世界的炒房热潮延烧到虚拟世界,许多地主前往Decentraland平台买地。以为市场行情一路向好,但美国科技亿万富翁、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却说:“史上最愚蠢的事”就是投资元宇宙房产。2021年11月,比特币一路南行,虚拟房产渐渐失去光彩;2022年中,Luna币更是“爆雷”,重创加密市场信心,连带“虚拟地产”一起崩跌。
以元宇宙基督徒中文团契为例
经验分享:

Nelson和Grace WSL,是一对中年基督徒夫妇,这是他们在其中一个元宇宙空间Altspace使用的名字。面子书改名Meta后,Nelson发现,所有区块链的元宇宙资产值迅速攀升。一个月后,他购买了第一台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并登入面子书的元宇宙,结识了不少欧美朋友,从中知道其它虚拟平台。
他在元宇宙参观了教堂,但这些都是英语为主,于是萌生创设基督徒中文团契的念头。短短几个月,Nelson和Altspace朋友Blake(台湾)以及几个马来西亚基督徒,创建了一个虚拟教堂场景,举办第一场元宇宙基督徒中文团契。
在元宇宙,人们来自不同地方,没有国界之分,可以随意进出不同世界,享受自由,一切天马行空的幻想,将来都可能在里头实现。元宇宙有许多场景,例如:讲座、展览馆、学院、聊天室、歌厅、游戏场所;也有赌场、同性恋场所、酒吧等等,甚至还有毒品交易。众多场景中,不排除异端还有诈骗集团存在。因此,基督的福音,不能缺席。

在以圣资源培训中心举办的线上讲座“教会如何迎接‘元宇宙’”,讲员安平牧师说到,元宇宙并非虚实对立,而是虚实融合——有实有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时虚时实、虚虚实实。在这虚与实的世界,教会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怀真实的生命。科技发展,好坏都有,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正因如此,教会才需要更加积极使用,突显出好的一面。
Nelson和Grace WSL认为,元宇宙虽存在挑战和危机,但也有很多机会,不应该过分排斥与畏惧。就如疫情期间,教会使用网际网络、面子书、YouTube、Instagram、WhatsApp、ZOOM等等,作为聚会和彼此连接的管道。
Nelson夫妇和朋友创建的虚拟教堂场景全天候开放,任何时候人们都能进来走走、祷告、聊天或放松(场景还有放烟花和投篮功能等等)。有时候,他们会碰见陌生人,好奇进来参观。Grace WSL说,有的人从未踏入教堂,来到元宇宙才鼓起勇气接触。近期,也有来自其他国家和教会的传道人借用场景,安排聚会,共享空间。
Nelson夫妇说:“大学有大学基督徒团契,职场有职场团契,而元宇宙基督徒团契是希望能接触并认识已经身处元宇宙的用户,邀请他们参加团契,接触福音,以便将来有机会转介他们去现实世界的教会。”
直至2022年4月份,他们办了11次团契,人数时多时少,最多12人,每次聚会都有几名慕道友和未信者参加。活动由团契里的弟兄姐妹协助,包括:唱诗、祷告、分享和交流环节。有不少宗派教会的牧者传道、长执、青少同工联系他们,了解并体验元宇宙情景。
在虚拟世界,每个阿凡达(Avatar)背后都是真实的人,他们在元宇宙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闲逛或参加各类型活动。几个月以来,Nelson夫妇通过元宇宙认识了一些能深交的朋友,他们加为面子书好友,以便在元宇宙之外保持联系。他们说,元宇宙里的朋友,或许永远只能是远方的朋友,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里的弟兄姐妹。
有人问:“虚拟的东西,有永恒价值吗?”或许我们认为,这一切很快就过去,但有位传道人就说,即便如此,就让我们善用短暂的,连接并建立永恒的!——这番勉励,值得深思。
试探也“虚拟”?
- 如果在元宇宙,有人邀你到色情场所、赌场你会怎么办?
- 如果有机会体验不同身份,你会如何打造全新的自己?
- 如果可以污言秽语一番后,按个键就消失无踪,不必负责任,你会尝试吗?
- 反正是虚拟身份,做些“无伤大雅”的事,也没关系吧?
虚拟人生,试探也虚拟?如果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进入元宇宙需提醒自己:
不论身在何处,只有一种身份,就是神儿女的身份。尽管在没有严格法规、去中心化的元宇宙,我们看似有了“替身”,但我还是我,应自律、负责任——神并不会因我们有个“替身”,另颁布一套标准。
那么,在看似可以为所欲为的虚拟世界,我们如何避免陷入试探呢?
当耶稣受试探:
《马太福音》4章1-11节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试探一:肉体的情欲
耶稣禁食饿了,魔鬼引诱祂把石头变成食物,他用《申命记》8章3节回
答:“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试探二:今生的骄傲
魔鬼引用《诗篇》91篇11-12节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
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但耶稣又用《圣经》回答,不可试探主你的神,因为滥用神的权力是不对的。(参《申命记》6章16节)
试探三:眼目的情欲
魔鬼把耶稣带到最高的山,向祂展示世上万国和万国的荣华。只要耶稣向牠下拜,这一切全都给耶稣。耶稣完成赎罪之工后,神把他升为至高,赐给他超乎
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参《腓
立比书》2章9-10节)这要付上极大的代价,走十字架的苦路;若耶稣听从魔鬼的话,走捷径,耶稣就无法达成降世的目的。于是,耶稣斩钉截铁地说:“撒但,走开!经上记着: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以荣耀神为首,以顺服神为重。
在充满试探的世代,我们能用运用真理,认清试探,并深刻了解《圣经》,如同宝剑在手,战胜各种试探!
对抗试探小贴士:在敬虔上操练自己
为什么要操练?
保罗教导提摩太,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参《提摩太前书》4章7节)他警告提摩太,要作好防备,因为在末后的日子,必定有假教师出现,他们会用很多似是而非的教导,迷惑信徒的心。(《提摩太前书》4章1-3节)面对重大的挑战,提摩太要忠心地传达信仰及正确的教义,作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第6节)
什么是敬虔生活的动力?
“一颗渴慕神的心”是敬虔生活的起点,也是敬虔生活的终点。我们追求敬虔生活,不能只因厌倦了物质世界种种缠扰和重担,或抗拒人浮于事的生活模式,而是因为我们需要神,渴望更深地进入祂的同在里。世界变幻无穷,长期操练敬虔,我们才能面对挑战和胜过试探!
在变化多端与充满试探的世代中,我们真的需要立定志向,好好认识神,在上帝的话语中扎根,听道也行道,如此才能以《圣经》的真理,保护好我们的心思意念和行为。对于元宇宙,我们可以去认识它、了解它,同时求主赐我们真智慧,辨识元宇宙的好处,并可能导致的伤害——尤其信仰方面。科技是中性的,基督徒反对的是人心骄傲,并一切与神作对的事物。
文章来源:《青春路》1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