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婚姻的期望和目标
另一个需要思考的是你们所有的价値观与目标。在婚前辅导中所需学习的项目之一,就是要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对婚姻的期望和目标。在婚前进行这项工作,可以厘清彼此看重哪些事情,也可以看见这段婚姻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也许你想自己进行这项检测。首先,请你们两人都写下20到25项对未来伴侣与婚姻的期待。然后看着双方的清单,回答下列问题(这些问题原是针对已订婚的伴侣):
- 我们是否有相同的期待?
- 我对自己的期待,与我对未婚伴侣的期待是否相同?如果不是如此,为什么?
- 我们对彼此的期待有哪些相似点或是相异点?
- 谁的期待较为强烈?
- 谁的期望大部分都可以实现?为什么?是因为年纪较大、较强壮、较有智慧、性别是男性、或是较有权威吗?
- 影响我对婚姻期待的因素?是父母、书籍、教会、兄弟姐妹、或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
- 我的期待是否比未婚伴侣的期待更有价値?
- 在我所认识的人之中,他们有同样的期待吗?
- 我是否有抱持着期待的权利?
- 我是否有义务按着未来伴侣的期望生活?
现在看着你列出的期待,回答下列问题:
- 我对未婚伴侣的期待是否根据客观事实?客观地说,他是否应该按照我所期望的方式去做?
- 如果不论是用怎样的方式、形式,或型态,都无法达成这项期待时,我会因此受伤吗?
- 在我对婚姻的特定目标中,这项期待是否不可或缺?
- 这项期待让我的未来伴侣如何看待我?
- 在婚姻生活中,这项期待是否能够帮助我达成想要的情感回应?
评估彼此的期待,目的在于找出可能造成离异的因素。没错,你们可以先想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必须事先评估并澄清每件事,而我所谓的每件事,就是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包括个人口味、烹调方式、整洁程度、晚上休息时间是否独处、室内装潢的品味、花多少钱送礼、记得生日和结婚纪念日重不重要、在家可以忍受的音量多大、看电视的时间、都看哪些节目……等等。这些听起来很琐碎,但你绝对想象不到,有多少婚姻因为这些琐事产生冲突而分开。如果有些问题对你而言并不重要,而且你根本不在乎,但你的伴侣却相当重视,那么你便要学习看重这件事。这就是你们一起成长与学习的过程。
再次检视你们的目标,将你们共同的目标写下来,好好地讨论。请记住,目标是你想达成,或希望看到它发生的事。目标是充满信心的宣言,因为它说明我们希望哪些事能在未来实现。「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来11:1)。每个人都有目标与梦想。
目标给了我们方向,虽然不一定能如愿实现,但却是你希望可以达到的理想。目标是朝着未来的计划,所以能让你从现实生活的困境中提升,也能让你的眼目放在期望的实现。成为一个信徒,我们正是活在当下与未来。神的话提醒我们,生命中要有目标与方向:「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主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主指引他的脚步。」(箴16:9)。只要我们立下目标,祂就会指引我们的脚步。
目标能帮助你更加善用时间,因为它能帮助你辨明何谓重要的事。如果你知道你所要做的事与必须做的事,就比较不容易偏离你的目标。
当我们立下目标时,必须知道目标是关乎未来的事,是能够达成也可以测量的。如果我说我想要成为游泳高手,这是说出了我的目的。如果我说我想要在一月一号之前在奥运标准池中游完六圏,那我便是在陈述目标。
以下是完整地陈述目标所应具备的特征:
- 完整的目标应说明最终的结果。例如:每个礼拜花两个小时,与太太做面对面地直接沟通。
- 完整的目标能够在一段明确的时间内达成。例如:在二月底前,每个礼拜花两个小时,与太太做面对面地直接沟通。
- 完整的目标必须包含精确合宜的数据。例如:在二月底前,每个礼拜花两个小时,与太太做面对面地直接沟通。
- 完整的目标应只包含一项声明,而非好几个。
文章来源:诺曼·莱特着,罗育龄译《神啊,谁是我的理想伴侣》,宇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