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如果”变成“下次”
张某是一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由于一次计算失误,他的工程生意没有做成功,他感到沮丧而消沉,特意约一位朋友到小饭馆吃饭、谈心,诉说一下心中的不快。
张某的朋友李博士从街那边走了过来。李博士穿着一件旧大衣,光头上戴着一顶褶皱不堪的帽子。从他昂首挺胸的姿态上看,他一定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一点也不像是一个整天和病人打交道的心理科医生。
他的诊所就在附近,那天,他刚刚和最后一名病人谈完话。李博士的年纪很大了,但他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并且担任一家基金会的董事。业余时间,他喜欢打高尔夫球,做各种运动。
“怎么了,年轻人?”他不加寒暄地说,“什么事让你不痛快?”对李博士这种洞察心事的本领,张某早就不感到意外了,因此他直截了当地向李博士倾诉了他的烦恼。李博士分析了整个事件中所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行动,然后,邀请张某到他的诊所去。
到了诊所,李博士从一个硬纸盒里拿出一卷录音带,放进录音机里。“在这卷录音带上一共有三个病人所说的话。当然你用不着说出他们的名字。我要你注意听他们的话,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他们说过的同样的话,只有四个字。”
他微笑了一下后,打开了录音机。在张某听起来,录音带上这三个声音的共有特点是不愉快。第一个是男人的声音,显示他遭到了某种生意上的损失或失败;第二个是女人的声音,说她因为照顾寡母,以至于一直没能结婚,她辛酸地诉说她错过了很多结婚的机会;第三个是一位母亲,她十几岁的儿子因为犯罪入狱,她一直在责备自己教育不严。
李博士关掉了录音机,仰靠着椅子对张某说:“在这卷录音带中,他们一共有六次用到了四个同样的词,而这个词正是最凶猛的‘毒药’。你听出来了吗?”张某摇了摇头,“没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你自己刚才在那家饭馆中也用了三次的原因。”李博士拿起装录音带的盒子,递给张某说:“这四个字就在这盒子的标签上,是任何语言中最令人悲哀的四个字。”张某看到用红墨水写得很清楚的四个字:“如果……只要……”
故事中的李博士可谓眼光敏锐,能迅速从纷繁的头绪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当许多人面临困境的时候,往往会对前途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来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一遍一遍责备自己的选择或过失,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这家公司,而是去那家公司上班就好了;如果我平时多学点东西,现在也许早当上主管了,也就不用应对这些破事了,更不用承担责任了;如果我当初小心一些,就不可能产生这种后果,哎,都怪自己太粗心。”
在遭遇困境时,学会反省是必要的,它可以让人从中总结失败的原因,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总把“如果……”挂在嘴边,则成了不思进取,它会让人沉溺于失败之中,在自我责备中沉沦。从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说“如果”就意味着步入了危险的边缘。
事实上,“如果……只要……”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意义,它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只是浪费时间。最后,如果你用这几个字成了习惯,那就很可能变成真正的障碍,成为不再去努力的借口。
要想重新获得工作上的热情,有许多方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变换几个口头语,以振奋的词句取代那些令人退缩的泄气话,用“下次”替代“如果……只要……”一类的词语。
“下次”意味着希望,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信心。当一个人学会说“下次”而不是“如果……只要……”的时候,表明他已经走上了克服问题的道路,他会把懊悔的障碍推到一边,向前进,采取行动,迎取工作上的新契机,创造新的辉煌。
心灵感悟
“如果……只要……”把人拉向过去,拉向懊悔的深渊,而“下次”则将人引向未来和全新的希望。只要改变一点点,就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文章来源:张婧《心灵盛宴:只需改变自己一点点》,朝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