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无避忌进房看宝宝,哺乳更衣超尴尬
主持人,您好!最近我有一件让我很困扰的事,我不知道这是因为我爱计较吗?还是这本来就是不该如此。难道我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吗?
事情是这样的,4月初,我们夫妻俩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双方家庭都很是欢喜,因为这宝宝各是双方家庭的第一个孙子和外孙。
但坐月子的生活真的好辛苦!在夫家,很多亲友来家里拜访,长辈们时常在没有敲门情况下就直接开门进来看宝宝,这很干扰我的休息与隐私,因为曾经我还在换衣服或在哺乳宝宝时他们就进来了,这让我很是尴尬。我跟老公说,老公也觉得长辈的行为非常不妥当,但他实在不知道怎么与他们沟通,因为他说从小家里就这样。最后只跟我说:“我代替他们跟你道歉!没办法!他们是长辈。你就不要太计较了!”
我知道他们是长辈,老公如果去说,他们有可能就会有情绪。老公跟我道歉,又让我觉得自己在计较实在很为难他。但是那种被盯着看的眼神像是恶梦一样不断盘旋在我脑海里,我没有办法忘怀。
主持人,我应该如何是好?
Emma
了解自己界限在哪 别愧疚说出感受来
Emma,你好!当妈妈真的是女人生命中很重大的一个转变。在你来信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你身为母亲的辛苦,同时又要面对亲人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不适与压力,这让你感到重重的疲惫感和矛盾心情。
你提到长辈“没有敲门情况下,就直接开门进来看宝宝”让你感觉不舒服。即使老公代替道歉了,被盯着看的眼神依旧盘旋脑海。看起来你正经历自己的“心理界限”与“身体界限”(body boundary)被跨越时无法越过的经历。
什么是“心理界限”或“个人界限”(Psychological Boundaries / Person Boundaries)?界限表示一个标记个人限制的一条无形边界。心理界限也代表个人尊严。
界限的存在是为了建立健康的关系,每个人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界限。心理界限很重要,因为它们传达了你希望如何被对待的基本准则。界限让你身边的人知道要用怎样的态度与方式来与你舒服的相处。
界限包含了对人尊重的态度。“心理界限”是非常独特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个人界限的设立与过往的经验有关系。界限是可以调整的,不一定是僵化在那边死板板的一条线。只是在华人的文化当中,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界限不一定那么在意,也没有时常被讨论,所以很多人其实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只是在界限被跨越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
Emma,从你的文字中知道你期待有自己的隐私空间,期待长辈进房看孙子可以先询问你是否方便,进门前也需要敲门告知你。不知道你是否认真想过自己还有哪些界限呢?设立好自己的界限就像是在迷途中帮自己找到定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更稳定你的内心,回到关系里也知道沟通的方向。例如:在休息或更衣时就锁门,让长辈理解锁门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让自己好好休息,并不是隔绝他们探望孙子。
那么要如何在关系中建立起自己的界限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 写下你的界限:当你先理解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你也就更清楚自己不舒服的原因,以及告诉他人可以怎么做。
- 关往你的感受,并愿意向他人表达。
- 有些时候需要直接表达你的界限:有时候婉转的表达他人不容易理解,那时有礼貌的直接表达是必须的。
- 告诉自己不必愧疚。
- 练习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可以协助你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以及情绪的变化。
- 反思自己过去没有界限的原因,并订可以调整的地方。
- 学习照顾自己:在面对他人的不解时,你需要照顾自己的身心,然后坚持下去。
- 寻求支持你的资源与人。
- 保持有自信:当相信与尊重自己的界限时,逐渐的他人也会开始尊重你。
- 从小的界限开始学习建立:一切都从小地方开始,透过练习逐渐养成重视自我界限的习惯。
至于“身体界限”(Body Boundaries)指的是每个人能够忍受别人碰触的限度。它会因对像、时间、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都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这是身体自主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的身体界限是不相同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及成长背景,自定自己特有的身体界线;每个人也不可以质疑别人身体界限的尺度,尊重别人的身体界线,是一切尊重的基础。当身体界限被莫名跨越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而且身体界限大致可以分为3区:禁区、敏感区、公开区。禁区,如:胸部、生殖器官、臀部、大腿。只有自己和非常亲密的对象可以碰触,不同的区域都会有特殊的人才可以触碰的,而且每个人不一样。
文中你提到先生已经代替长辈道歉了,可是你心理不舒服的感觉与被盯着看的画面依然存在,但是如果不放下就会变成是个不识大体,且会增加家人互动纠结的人。这些都让你的心情好纠结,好不知所措。在这里我想对你说:
“明白自己的身体界限是很重要的,所以其实你不喜欢被跨越身体界限,并感到不舒服也是你很真实的感受与想法,面对这些感受的时候不需要自责与愧疚,反而更要好好的呵护与照顾自己。”
当负面的画面出现在脑袋中时,你可以按照以下小方法照顾自己:
- 放慢自己的呼吸与动作
- 转移注意力,例如:移动身体,感受脚踏地板的感觉,或起身去喝杯水。
- 安抚自己,这只是“记忆”,关注目前令你感到安全的环境或人、事、物上。例如:提醒自己:“我现在正在什么地方,是安全的”、抱抱自己的安心小物,抱抱自己、触摸自己的肌肤,给自己的身体爱。
懂得设立自己的界限,是一种保护自己与爱自己的方式。有界限不代表自私,不代表对他人冷漠。只是因为划清界限在华人关系中并不是习惯的事情,一开始的确会面对一些冲突。此时,“温柔的坚持”是必要的,当然在表达界限时候保持“有调整的弹性”(但这样的调整需要是你自己也可接受),也可以缓解冲突的张力。
祝福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妈妈,这是家庭最大的福气!
倾听您辅导信箱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