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伤的勇气:找回更好的自己

不同分手反应:我觉得自己好不好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 1913-1999)创立「依附理论」。「依附理论」说明了人对关系变迁的不同反应。

首先,这里要介绍几个主要的依附模式。他们的型态都是相对的,不是判定一个人就是那类型。安全型的模式近乎“情感独立”状态,而非安全型的模式有个共同点:觉得自己不够好。

依附型态 安全型 焦虑逃避型 焦虑抗拒型 焦虑矛盾型
成长因素 自小得到适当的关注和认同。 自小被忽略,只有靠自己面对。 自小有时被关心,有时被忽略或误解,学习要靠讨好才获得关爱。 自小有时被关心,有时被忽略或误解,学习靠发脾气,用情绪控制他人。
自我观 感到自己被爱,有价值。 不需要爱和情感。 怀疑自己是否被爱。 怀疑自己是否被爱。
关系反应 情感相对独立。 理性冷漠,推开他人(内里其实有情感需要)。 努力讨好与苛求。 盲目追求和测试底线

被分手一方

安全型:一直积极地留意关系的变化,留意到自己及对方的需要和问题。分手时,可稍为理性讨论,尽量站在双方位置思考。虽然还要一段时间复原,也可以渐渐重新站起来。

焦虑逃避型:立即斩断这段关系,最好以后不联络,也草草地实时开展新关系,强迫自己向前望(move on),但伤疤仍留在心底未处理。

焦虑抗拒型:非常焦虑,不会相信和接受分手,用尽方法去讨好和哀求对方回心转意,有时甚至情愿忍受三人行。

焦虑矛盾型:非常焦虑,不会相信和接受分手,又哭又吵又闹,用激烈的情绪反应去威胁或控制对方,希望改变事实。更激烈的,会以自残和自杀去要挟。

提出分手一方

安全型:直接表达分手意图,积极地看待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变化;认为即使关系结束,他们依然有机会、也有能力与他人进入下一段关系,所以分手并不是一件可怕而要回避的事。

焦虑逃避型:倾向使用间接的方式分手,例如他们可能会忽然疏远,指望你知难而退,遂提出分手,而在分手后会立刻疏远。

焦虑抗拒型:非常焦虑,会尽可能拖延提出分手,就算主动提出名义上的分手,也很难真的切断。他会希望能和对方再见亦是朋友,甚至保留复合的机会。

焦虑矛盾型:非常焦虑,不知如何提出分手,有时觉得自己有错,有时又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对方要为关系中的问题负责。如果他人怪责他提出分手,他会埋怨大家不明白他、寻求体谅或发难。

放下,先要找回更好的自己

从失恋中放下,谈何容易呢?放下,不是纯粹原谅对方;不是忘记;不是当没事发生;不是四大皆空;不是说向前看就可以向前看……放下,其实是找回更好的自己,就是成长。

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始祖弗洛依德早在1917年已经开始探讨「哀伤」的题目。他所指的哀伤是指失去至爱的情感状态。他的理论更成为后世了解哀伤的模范,也为我们提供对失恋的启迪。以下是一些要点:

  • 哀伤分两种,一种是正常的(mourning),虽然会忧伤,最终可以渡过和跨越哀伤;另一种是不正常的(melancholia),一直停留在哀伤里,甚至不断自我责备和自我贬低。
  • 过渡哀伤,需要逐渐了解和分辨自己的内在和现实世界(reality testing)。
  • 不正常哀伤的人当然会责备对方的不是,但同时责备自己,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觉得自己不好、没价值、没人爱;内心非常矛盾,非常乱。
  • 对于不正常哀伤的人,离开了的情人本来是他可依附的人。现在失去了依附,在潜意识或幻想中,是不愿舍掉,继续需要情感上依附那人,另一方面又痛恨他舍己而去;内心充满爱与恨,对自己也是又爱又恨。
  • 在过去的依附关系中,渐渐形成「认同作用」:爱他=认同他=他成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潜意识中,情人是自我的一部分(或全部)。失去了情人,就感觉失去了自我(就是自我价值、意义、身分、定位、方向等),将自己推进极度抑郁中。

从以上了解,我们会明白为何有些人会在失恋时说:生命彷彿破了一个很大的洞,就是失去自我的一大部分。这个空洞得靠你和一些真正关心你的家人和朋友帮忙修补。

因此,我们要勇敢地,找回更好的自己。那可以怎么做呢?

文章来源:伍咏光《爱,要勇敢——恋爱的心理分析》,突破出版社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