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说说罢了嘛,认真你就输了!
操练多说造就人的话
记得年少时读《圣经》的“论口舌”,就在〈雅各书〉3章2节:“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那时候,我就想:”原来上帝那么看重我们的言语”,所以,要当一个讨主喜悦的人,就是要努力管控自己的舌头。后来,我当了心理辅导师,更加了解语言的重要性,时常求主赐智慧,让我晓得可以如何使用言语,使受辅者得益处。
但放眼看时下许多年轻人爱说废话,在游戏时,会发出污言秽语;与友人谈笑时,会自由散漫地随意说戏耍轻浮甚至带色情的话语,我想这都是要改正的。正如《圣经》所说的:“颂赞和诅咒的语言岂能从同一个口里出来呢?”所以啊,如果你愿意,还真要好好挑战自己,勒住自己的舌头,多操练说造就人的话。
XXXXXXXXXXXX
一次球队练习,宇翔和浩仔刚好分配到同组。宇翔想起子杰的话,一直留意浩仔,他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眼神,都隐隐令人“不爽”。休息时,浩仔走向宇翔,主动打招呼。宇翔白了他一眼,走开去了。
1.0 说说罢了
美娟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目前为止,只有她发现了升华的家庭背景——难怪他整天闷闷不乐,难怪他的弟弟比较帅,难怪他……美娟莫名地兴奋起来,好像挖到了深埋地里的宝贝,小心翼翼不被人发现,又兴奋地想要告诉人,真矛盾!于是,她打算只告诉好朋友敏敏。当敏敏追问她怎么得知,还央求她多透露一些,她仿如飘上了云端。
——这种氛围和对话真令人享受,即便美娟心里有股声音说:“这么做好像不太好哦!”可是她真的忍不住,一天不说,如坐针毡,憋在心里超难受!
你经历过这种心情吗?发现了一些秘密、知道别人的糗事,不得不找个人“分享”。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想说出来的原因是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你曾想过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当这个人被议论(尤其是你向来看不顺眼的人),会显得你自己比较“高尚”?如果你是基督徒,你这么做有“荣耀神,造就人”吗?
有的人可能会回应:“哎哟!可是我说的是事实啊!”“我说得没错啊,他真的做错啊,为什么我不能说?”
①别把两件事搞混了
是啊,他真的是这样,他真的做错事情,但同学,你好像还没搞清楚我的问题哦!他真的做错,这是事实,与你到处去“分享”“散播”,这是两回事。你还记得《圣经》怎么处理“教会有人犯错”的事情吗?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5-17)
经文说到,如果一个人得罪你,一开始你当私下和他谈。倘若他不听,再找一两个人同去。再要不听,就告诉教会。因此,虽然这个人真的犯了罪,但不表示我们一开始就需要公开传扬这件事,让所有人知道,这是为了保护他的名声。更何况,如果一个人没做错什么,你只不过恰好看见知道了他的私事、糗事、秘密等,就加以广传,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人被揭发什么事,羞愧、饱受创伤,引来酸民恶言恶语,最终自杀身亡。 言语的威力真大!而真正操控这“威力”的,是你的心!
②我的“心”,你怎么了?
想一想,为什么你会憋不住,非得把他人的事情公告天下?
2.0 保守心行动
不论你的答案是什么,我们一切的反应,都出自内心。〈箴言〉4章23节说:“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意思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一个想法、一种态度,都是从心而发的;你的心如何,你的人就如何,尽管有时你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
正如“恶行”是由“恶念”产生的。因此,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怎么说好话”或者“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而已,而是我们要一起省察内心——到底我的心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会这么做呢?
上帝鉴察人心,〈约翰一书〉3章20节说:“上帝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撒母耳记上〉16章7节也说:“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因此,我们不要肤浅地看待自己,以为只要外在的言行举止端庄合宜就好,正如美娟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守住自己的嘴就够了,而是要更进一步地省思自己内心的动机。唯有从“根源”下手,斩草除根,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3.0 我为何要这么说?
想一想:
我们再看子杰、宇翔和浩仔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和美娟有一点点不同,但如果你掌握了上述原则,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啦!
一开始子杰向宇翔投诉浩仔,如果你是子杰,在掌握了以上原则之后,你现在会怎么做呢?刚才我们说到“省察内心”很重要,因此,子杰在说话之前,应该思考:为何自己要这么说?我这么说是为了发泄吗?我是否有夸大了事实、中伤了别人?我是享受别人和我一起议论他人缺点的过程吗?我希望别人跟我一样讨厌我不喜欢的人吗?……
在这个故事中,除了思考以上问题,我们还要再往前一步想想
假设子杰在评论浩仔时,纯粹是抒发己见,而不是为了破坏宇翔和浩仔的关系,也不是为了要宇翔赞同自己,那么,他“纯粹抒发己见”的行为,看似没有错,对吗?毕竟人人都有话语权嘛!子杰又不是特意要说是非或中伤他人,他大可以说:“我不过是客观地说出一个事实啊!”又或是“我不是要散播谣言,我只是向宇翔寻求意见,他思想比较成熟嘛!”
你们认为呢?
如果子杰只是为了得到意见,或者纯粹抒发情绪,那好像没什么问题哦!可是……我们可曾想过,宇翔是否是合适的聆听人选?他适合成为子杰寻求意见的人吗?宇翔的确没有散播谣言,也没有附和子杰议论浩仔,但是宇翔显然还不足够成熟去面对这件事。宇翔听了子杰的陈述,没办法加以分辨并处理好“以后该怎么面对浩仔”。反之,他受子杰影响,对浩仔有了不好的印象。后来他遇到浩仔,虽然没有看到或感到浩仔有什么缺点,但却已先入为主,或多或少认为浩仔就是有问题,这让他无法客观看待或分析事件了。因此,如果我们是子杰,想要找人聆听我们的心声,或给予意见,尽可能也要找到合适的聆听人选,免得非但无法得到帮助,还影响了身边的人。
4.0 无所谓的话请别说
说说罢了哦!有必要那么认真吗?
或许我们不认为自己是个“不好的人”——有的人常行善,不说闲言闲语,品格道德都很高尚。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从未有过不好的念头?从未说谎?从未骄傲?从未……我,“真的是一个好人”吗?我们知道,要找到能够达到上帝标准的完美好人,世上一个也找不到。
《圣经》里有好多律法、规条,如果我们必须完全遵行才能进入天堂,那天堂里一个人也不会有。相反的,《圣经》说,耶稣为罪人死而复活,担当了人犯罪以后将要承受的刑罚,使人与神和好,可以得救被称为“义”,进入天国,永远与神在一起。耶稣基督就是唯一的道路,让我们可以回到天父那里去。
重述今天的主题,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动机是什么?聆听我们说话的人又是谁?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免得习惯、麻木了,或以为大家都这样,所以我这样也是“正常”的。又或者,你认为上帝太严格了吧!需要谨言慎行至此吗?
是的,这就是我们所认信的基督教,上帝确实是公义的,耶稣基督正是为了我们所以为“不太重要”的小罪(或者你不以为这是一项罪)而钉在十字架受死。祂正是为了我们觉得“无所谓”的这些事,而担当了后果。
把话说好很重要,而且也能够荣耀神,造就人。就像〈哥林多前书〉10章23节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因此,我们除了消极式地保守自己的嘴巴,还要积极地学习在说话上,见证荣耀神,也让所说的内容能够带给人益处。
5.0说什么话≠不可以说话
原来说话要这么多“学问”?那干脆闭嘴不说话好了…… 注意“说什么话”,不表示“不可以说话”哦!有的人遇上不开心的事,或有开心的事要与人分享,当然可以。但我们还是需要寻找适合的说话对象、聆听者,衡量其中的利弊,免得自己心里畅快了,却带给其他人负面的影响。
社会上,许多人都在提倡“说话的艺术”,他们也会善意提醒我们不要参与“八卦会议”、要小心谨慎言语、多赞美、多说好话等;也有的甚至推出“暗黑心理学”,如:如何说话,别人才会听我的?……这里无法一一辨析,无论如何,我们要记得,说好话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塑造一个美好的外在形象,让人感觉我们很高尚,而是要记得:上帝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祂看重我们的内心!因此,别只做个表面的好人,或只有好口才的人而已。
6.0 小心你的一个不小心
如果还是“不小心”说错了,怎么办?
当然,我们还是无可避免地不小心说错话。但不表示我们就不需要负责任,或不需要努力去改善哦!有的人常常以“我是不小心的”作为借口,顺利逃过责任追究。你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例子:
Uncle Lee 养了五十头牛。某个下午,一头牛忽然发狂冲出牛栏撞伤一个过路人。Uncle Lee 急匆匆地跑过去,说:“哎呀!真对不起。这只是意外,是不小心的!”
是的,牛只冲出栏杆真的是意外。但我们回到事发现场看看,原来栏杆又残又旧,好几根铁钉都生锈甚至松脱了,难怪牛只拔腿一奔,立刻就冲破栏杆。从以上例子可见,虽然有时我们确实“不小心”,但对于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并不一定完全可以免责的。
正如我们说错了一句话,伤害了人,我们说这是不小心的,因为我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急。那么,既然知道自己性格急躁,曾试过哪些方法克制自己吗?还是依然故我,等事情发生了,再补上一句“对不起”就好?因此,我们还是要常常谨慎自守,在日常生活里时刻省察自己,否则,“不小心”就会有不断出场的机会咯!
别贪一时口头之快!不认真,才真的“输”了啊!
文章来源:
图文取自《青春路》133期<说说罢了嘛~认真你就输了!>,马来西亚基督教写作团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