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爱侣时的神秘化学作用
在寻觅爱侣时,究竟我们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呢?还是一切随缘,彷彿我们不用思考,蓦然回首,那人就会在灯火阑珊处呢?
精神分析学给我们另一种解释,提醒我们需要在情感上成长。
寻觅爱侣是一种潜意识行为
精神分析学始祖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提出一个说法,叫「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认同作用是—种心理过程。过程中,人会潜意识地模仿或追求有些自己喜欢、欣赏或渴想的人的一些面貌。例如,一个小孩子爱戴自己的父亲,就会不自觉地学习父亲的行径或衣着打扮。这种做法,在潜意识中,彷彿令自己已经亲近,甚至拥有这个人。可以说,认同作用是一种情感的依附。
这里要澄清,认同作用完全是「潜意识」的行为,不包括那些有意识的刻意模仿。人对父母的认同作用,不自觉地以父母为个人的榜样,加以模仿,而且影响自己的择偶方向,就是指向父母的形象。拥有这形象,彷彿拥有了喜欢的父亲或母亲一样。
进一个层次,有些人要认同的地方未必必然是父母「实际的」形象或性格特征,也可能是人「渴望的」父母所拥有的特征。例如,没有温柔的母亲,便渴想有一个温柔的母亲,选择对象时,会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又例如,一个人的 父亲非常情绪化,她会选择一个情绪较稳定的男人作对象。
原来一直寻找,正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人。
寻找理想化的心灵需要
精神分析学派也主张另一个理论,叫「理想化的对象」(ideal mate)。这理论近似以上的父母形象理论,说明人会潜意识地寻找一个人,主要根据自己一些童年经验和渴望。例如,小孩子曾经遇上一个很欣赏的老师,老师对他呵护有加。长大后,他便会希望找到像那位老师形象的人。因为那人能够满足他内心一些需要和渴求,例如被关怀,被明白等。
那么,那人正在追寻一种「形象」,而并非一个「人」。那些形象都可能是投射出来的。
寻觅,原是勇于自我发现
这样说来,好像很无奈。人原来只是寻找一种失去或得不到的「感觉」。非也!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的确可能受着过去成长的问题和状况影响,根本没法认清自己需要什么,只受一份「幻想」支配着。你以为自己有选择,原来自己没有去选择。
但一个人如果能认识自己的过去,了解自己的渴望源头,便会清醒起来,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调校自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人。从潜意识走向有意识。
寻觅,是自我修正的过程
我认识一位女孩子,她的父亲非常情绪化,而她自小情绪极受父亲困扰,也影响自我形象,认定自己总是不够好。她寻找的第一个对象是个很受女生欢迎的男孩子,可是这男孩玩世不恭,最后把她遗弃,令她大受打击。后来她发现自己之所以找个高质素的人,因为要提高自我价值。
于是,她寻找第二个对象时,要找个情绪极稳定的人,跟父亲刚好相反。可是,那男生却不太成熟,她感觉自己像在「凑仔」,并非自己所爱。这次,她主动提出分手。
经过两次失败经历,她长大了,也比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最后选择了一个外表平庸,但性格成熟,最重要是个肯明白她,肯倾听她的人。
寻觅是个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发现,自我修正的过程。
*下一篇将会探讨勇敢去表白。请留守下周一《青春告白》。
文章来源:伍咏光《爱,要勇敢——恋爱的心理分析》,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