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与放心-谈亲子教养与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父母经常承担孩子大部分行为的后果和责任,反而让孩子失去许多犯错与成长的机会……

家中的孩子,是否因父母的过分呵护而减少了犯错的机会。这将对孩子发展自信的概念与责任的承担产生负面影响。常常听到许多家长在抱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别人看着呢?”言谈露出几许无奈,其实负责和独立有很大的关系。一个能独立思考、判断及分析的人,通常是责任感很强的人。如果父母经常承担大部分孩子的行为后果和责任,反而让孩子失去许多犯错与成长的机会。孩子长大后变成只享权力,不懂得付出与承担,结果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四种父母教养类型

家庭是每个人最早期接触、依赖与寻求支持的地方且最具影响力。发展心理学家透过精心设计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以严格管控(demanding, controlling & restrictive)与温暖接纳(accepting, responsiveness & nurturance)两方面,归纳成四个类型:

1.威信民主型父母(Authoritative):

父母用理性与讨论的方式来达到指导孩子的目的,他们重视情感的表达与能力,强调孩子的自主性,为孩子设定行为的目标。在教养过程中,强调孩子本身拥有某些权力及应负的责任。

2.威权专制型父母(Authoritarian):

父母用高度的权威来管理孩子的行为。他们会处罚违规的行为,强迫孩子依照他们的想法做事,遵守权威性,而且遵从传统与规范。

3.娇宠溺爱型父母(Permissive):

父母管教方式有几点特色,如:不处罚、高度的接受、积极参与孩子的事务、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设定任何行为要求的行为、不要求孩子分担任何家务、给与孩子自主的自由。这类型的父母通常自信心较低,对于孩子行为的控制效果非常差。

4.忽略漠视型父母(Ignore):

来自很多不同人格特质的父母,例如:母亲患上忧郁症,或是育儿期间发生家庭争吵,甚至离婚。由于父母必须先满足自己焦虑状况的需求,导致忽略孩子的现象。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容易染上酒精及逃学等偏差行为,并且缺乏社交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认知能力等等,属于需要关注的高风险群。

科学研究支持的论点指出威信民主性的教养对孩子较有帮助。儿童的发展是阶段性的,仰赖相符的社会情境,才能让他们有正确的发展机会。例如 3 至 6 岁的儿童,常爱表现自己已经长大的模样,试着挑战超过自己能力所能承担的责任,在多次尝试后,才慢慢地与家人的期待取得共识,进而成功地发展具有自主自动的人格特质。父母的温情及鼓励的行为对幼儿社会的发展具有正面的影响力。

影响儿童成就动机的三种家庭因素

1.建立安全的亲子依附关系。

在孩子两岁以前,尽量满足孩子所需要的温暖与爱,成为孩子日后面临挑战与困难时最重要的支持与力量。

2.营造丰富刺激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发现及解决问题,并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学习威信民主的教养策略。

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事情,并报以肯定的回应,允许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机会。

建立孩子的责任心

1.放心与放手 –拟定清楚的“游戏规则“并切实执行

依据孩子的发展与成熟度定下清楚的原则,告诉孩子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父母必须学习适当时候放手,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成长。例如:外出用餐礼仪,生活作息的规划,个人物品的准备,家务的分工合作,还有不要急着帮孩子收拾残局。

2.重视过程甚于结果 – 给与孩子更多练习的实践与空间

父母亲必须放下成人的标准与价值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努力付出的心血。即使孩子做得并不理想,也要肯定孩子努力的付出,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用及有价值,并且让他有勇气再度尝试。经过长时期的探索与经验累积,自然就能发展出自我概念与责任感。

3.因材施教与鼓励自我监督

每个孩子的特质与能力皆不同,父母应依照个别不同的特质与能力,给于不同的责任与标准。否则的话,过度的责任感将令孩子喘不过气并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相反的,太轻的责任感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及偷懒的行为。父母应避免比较,让孩子做回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强处与弱处,并学习更有效的监控与管理自己的行为。

4.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生活中,父母最具有示范效果,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最佳的教材。

资料来源:爱家杂志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