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 网络裸奔
![](http://radio.mycentre.org/mycentre/month/2013/2013-12.jpg)
![](http://radio.mycentre.org/mycentre/month/2013/images/img_201312_1.png)
所谓的网络“裸奔”就是不论你在网络上通过何种方式发表何种言论,有关单位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这包括你在msn、skype、面子书等群里的言论也看得到。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网络上脱光衣服让人家看一样。有时候,当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聊天的时候,我们常会认为说,这就是我们彼此的秘密,应该不会有第三者会知道,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事实告诉我们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人总是喜欢在网络上批评政府几句让自己的情绪被抒发,却不知政府已经看到了,并且对他的个人信息更是了如指掌,只不过想不想过问而已。我们理当知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附上代价与责任。
![](http://radio.mycentre.org/mycentre/month/2013/images/img_201312_1.jpg)
许多人都有在网络空间中留言的习惯,但目的都不一样,有的人只是希望被人关注;有的人希望被人了解;有的人则真的希望发出求救的讯号,寻求他人的援助。大家的目的都不一样。总而言之,这时代许多人都喜欢透过网络进行交流。
为什么是网络呢?原因是因为方便(只要有网络工具)、通用(大家都有在用)、快速(只要一按键,就完成),同时也非常符合经济效应,因为只要每个月付还低廉的网络费用,就可以无限量的使用。但反观早期网络刚起步的时候,许多人都抱着步步为营的心态,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中留言,都不敢用真名,深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近几年网络世界发达了,网络上的诈骗案也层出不穷,各式各样。但是看情况好像大家的防备心没有之前那么强烈。越来越多人在网络上公开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甚至还流行网络面子书“打卡”的行动,就是希望每到一个地方就在网路上透露自己的行踪,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当下的所在地。时下,更有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生活照公开的让人来点评。
渐渐地,每天在报章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网络诈骗案。其诈骗手法不仅老套,甚至还千篇一律,但是还是一直有很多人受骗。纵然有许多的个案了,但是似乎很多人在这方面还没有醒觉。大家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防范措施做得不错了,自己怎样也不会沦为下一位受害者。但是岂不知网络上许多的不法分子时时刻刻都找找机会寻找目标下手。
但是奇怪的是,纵然有那么多的欺诈案,还是有些人宁愿在面子书及社交网站上添加一大堆不认识,甚至是素未谋面的人,也不愿意添加自己的家人。这种“大胆裸奔”的行为,无形当中就为自己带来了许多看不见的危险。因为不知道到底是谁正在躲在暗处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等到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可能已经来不及挽救了。
因为期盼在网络中得到更多的认同与肯定,许多人都“冒险”的添加与自己完全不认识的朋友,且没做足安全的保护措施,这种做法可说就是在引狼入室。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意图与目的。对方或许会透过网络中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安慰、鼓励与肯定,但同时也会窃取我们的个人资料。
有些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认为,如果我们真的是在“裸奔”,那还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就是想要把我不满的情绪表达出来,而且我就是要对方看到。但同时我又不想指名道姓,我只想要对方自己对号入座。但是这种抱怨的“情绪话”有时候写的人原本没有更深层的意思,纯粹只是情绪上的抒发,但是看的人却又很大的想象空间,无形当中许多的“战争”就借由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点燃了炮火。
因此我们自己必须去衡量使用网络的心态,我们是希望利用网络来散播爱的种子,还是希望透过网络发起更多的怨恨、苦毒、或是悲剧。网络只是一个平台,它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的价值在于用它的人,是怎么样的使用它。善用网络的人,就可以让人看到网络许多的优点,但是滥用网络的人,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您常使用脸书吗?现代人将各类资讯、心情、生活点滴…发表到脸书上和朋友分享,增加网路社交能力,不过研究却显示,脸书用太多,可能越不快乐,甚至影响真实人际关系。
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82位年轻脸书用户,在14天时间里,每天随机发5封简讯,询问他们的幸福感。研究显示受测者依赖脸书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却越差,心情越不好。相反的,实际与人互动愈多,生活满意度反而较高。
密西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克罗斯(Ethan Kross)表示:“表面上,脸书为实现人类社会连结基本需求,带来宝贵资源。”、“但我们发现,脸书不但无法让人更快乐,反而减少幸福感。”
另外,英国伯明罕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也调查了500名脸书用户,发现上传的照片数量和内容,对人际关系的支援度及亲密度有影响。比如上传与自己关系普通或较疏离朋友、同事的照片,有可能引发反感,影响与这些人的关系,甚至渐渐使亲密朋友减少,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人隐私的问题。
内容取自:校园专刊
针对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现今科技资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距离按常理来说也应该是越来越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面对着电脑,可以与网友天南地北的聊个不停,但是一见面,就成了低头族,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使劲的一直滑动着手上的智慧型手机。因为人心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人心也越来越寂寞,许多人都期盼也希望可以被更多人认同与肯定。网络就试试一个既快捷又方便的管道。
在网络上的“赞”越多,相对的就让孤独的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因为别人的“赞”,让许多人觉得自己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有人在关注自己。透过别人的“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其实是一件很可悲及可怜的事情。因为一旦无人给予自己“赞”,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人在乎自己的存在呢?因此就有些人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赞,就完全曝露自己的隐私,来满足人们八卦的好奇心来换取“赞”。这种心态无形中就为自己埋下了陷进。
最近报章上不时也刊出一些关于窃贼趁受害人一家出游时盗取其财物的新闻。小偷为什么那么清楚该家庭什么时候出游,什么时候回来。这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喜欢将自己的行踪完全的曝露,以至于整个出游的行程完全被贼徒掌握。
另一方面,我们常以为在公开场合使用WIFI,表面上好像没看到什么危机,但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这里头也隐藏了许多看不见的危险。据了解,有些手机的网络设置中,有WIFI自动连接的功能,只要有免费的WIFI就自动连接。不过,付费Wi-Fi互联网不等于就是安全的。用户很容易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别人的圈套。
因此用户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只有自己想用的时候才打开。因为在未加密的无线网络中,任何人可以看到你浏览的信息。同时,在加密的无线网络中,任何拥有密钥的人可以看到你所浏览的内容(如室友或机场的人们)。
网络的发达似乎已经达致不能控制的地步了。因此我们所能做就是加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首先就是不加入不认识的朋友,我们必须先了解对方是谁,彼此有没有共同朋友,对方要加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对方有没有什么不好的意图等等。我们不能看到对方的个人头像是个帅哥或是美女就放下自己的防线,因为个人头像的张贴未必就是对方本人又或者该图像是已经被修图了。
接着,就算已经是认识的人,我们也不方便过度曝光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状况。对于外人,我们总要学会保留我们的隐私。就算是已经在网上聊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朋友,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及家人的隐私。我们必须知道让自己在网络上“裸奔”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不仅会为自己带来危险,也会危害家庭成员。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随便透露住家地址及联络电话号码。不否认在网络上可以认识交心的朋友。但是我们也必须谨慎,因为相对的在网络上也很容易会遇到骗子。有些人处心积虑的想要获得我们的信任,并套取我们的个人资料,接着就进一步的进行他们的欺骗计划。
现在网络上也开始流行与网友配对。在虚拟世界中玩玩这些小游戏是无妨的,但是不要过度的投入,以至于让自己陷入虚拟与真实的环境中,傻傻的分不清楚。在网络上谈情说爱要格外小心,因为彼此未见过面,我们对对方的背景与人格并不了解,文笔了得,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未必就像是与网络上一样。谈情说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恋人,最终步上红地毯,我们必须对对方有所了解,才将自己的一生交在对方手里。不要糊里糊涂的将自己的幸福给断送了。
我们也不要在网络上随便找陌生人谈心事。有些事情,我们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但又想找人倾诉,我们可以尝试找辅导员或者是一些有注册网站的辅导员,这样一来对我们也比较安全一点。在网络上随便找个陌生人聊心事,如果对方是不怀好意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跌入对方的圈套,进而可能被欺骗或者被伤害。
我们在网络上浏览时,必须时时提高警觉。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接触的人会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正在跟我聊天的人会不会就是一个大野狼,还是什么狮子猛兽。学会保护自己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