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 我爱我的爸爸?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很感人的父亲节广告,广告的内容是有一位爸爸已经患上了老人痴呆症,他的孩子带他出外用餐,当他看到桌面上的两个水饺时,很自然的就打包了一个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孩子感到疑惑,之后老父才表明说这是要给孩子留的。原来爸爸他就算忘记了所有的事情,但是他仍然不会忘记爱他的孩子。

父母生我们,育我们,他们把认为最好的全都给了我们,也从来不要求我们有什么样的回报。他们最简单的奢求也只是希望我们身体健康、懂事且能脚踏实地好好的做人。但是反观今天社会中许多青少年人的所作所为,真让父母伤透了心。

为了纪念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许多人特别也定下一些节日,特别纪念父母的恩情。例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是母亲节、第三个星期则是父亲节。这是我们周所皆知的。但是大家是否还晓得原来在中国,还有一个节日就是八月八日的爸爸节。这节日就好像三月八日的妇女节一样。这节日的由来就是在民国三十四年的时候,当时是抗战时期。上海的爱国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了这样的父亲节构想,还举办一些庆祝的活动。

抗战胜利后,上海仕绅名流们觉得庆祝父亲节实在太有意义了。积极争取之下,八月八日就被当时的中央政府订为爸爸们的专属节日。八八节,爸爸节,仔细想想这个节还真是定得既有创意又顺口。不过,非华语地区就不能玩这种谐音游戏了,例如:日本父亲节就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父亲节,则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严肃的,是不苟言笑的,总是那么忙碌的。从小,大多数的人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他很忙”、“他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他有自己的爱好,而且是我们都不能参与的”等等刻板的印象。但我们都清楚知道,如果没有爸爸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曾近有一位朋友这么分享,他的某一位亲戚在学成归来之后,就与父亲脱离亲子关系,原因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从未关心并参与他的生活。当这位父亲得知这孩子突发的决定后,感到非常的错愕。这父亲自认在这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努力的工作,赚钱,目的就是要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品质、教育机会。但是在这孩子的内心里,想要的却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已。

虽然这父亲附上了他全部的心力,但是他却错过了与孩子共度的最美好时光。他虽然满足了孩子物质上的需要,但是在孩子的心理成长成面上,他缺席了。相信很多人的爸爸都是如此,劳心劳力的为了家庭,早出晚归,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家人的表现,但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们所付出的,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父亲,当他从男人变成父亲的角色时,他的肩头上就再加上一层看不见的责任。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部的短片,这部短片,我看到了父亲在我生活中的地位与角色:

看完了这部短片之后,我深深的被感动了。爸爸这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好像是缺席的,但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他却是第一个为我们挺身的人。爸爸就像我们生命中的大伞一样,刮风大雨的时候,总是为我们挡在前面。

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就算做了一百件好事,都抵不过孝敬自己的父母。这就说明了,孝顺的行为是比做好事更加重要。在人生当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永远都算不完的。在很小的时候,学校老师都开始在课堂上跟我们讲孝道了,同时也听过很多关于孝道的故事,例如:彩衣娱亲、汉文帝亲尝汤药、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虽然道理我们听了很多了,但是空有一大堆的理性知识,但是却完全没有任何的行动,还是虚有其表。

在众多的谈孝道的故事中,其中有好一部份是讲到动物的。动物不用人教都自然的会发挥孝道精神。但是反思今天许多人都已经听了很多大道理,为什么越听越不会呢?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们就用他们无比的爱心在为我们付出。

从小到大,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他们都尽可能的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我们供书教学之余,连挡风遮雨的工作他们也不放过。每每我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总是彻夜不眠的守在我们的床边,深怕我们有什么突发状况需要紧急救护。如果我们可以列下一张父母为了我们所做的事情清单,并假设的每一样工作我们都可以付款的话,我想那应该是一个天价吧!

小结

每一个人都有爸爸,我们不仅有地上肉身的爸爸,我们也有一位天上属灵的爸爸,这位天上的爸爸不仅供应我们每天的阳光、雨水和空气,他更赐予我们生命与气息。他爱我们爱到一个程度,甚至愿意将他的独生爱子耶稣赐给我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天上爸爸的事情,可以联络我们,我们愿意与你分享更多。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