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 我要为自己加分!


认识自我价值

在新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要先学习计划自己一年的计划。首先我们要明白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应该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我是他们的孩子,我是无可替代的;对于我的工作而言,我就是我,我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必须确立我的存在是他人的需要的信念,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必须珍爱生命,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第二,增强责任意识,应从培养家庭责任感入手。我们应该体谅父母工作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扰解难。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社会责任感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第三,增强责任意识,应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负责;认真做好值日,对班级负责;自觉遵守纪律,对学校负责;节约水电粮食;切实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等等。第四,我们存在的价值乃是要让大环境或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的存在是带给别人许多的祝福还是灾难或麻烦。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自我价值,这样一来才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做事才有冲动,才有激情,才有使不完的劲。就算面对失败、挫折、坎坷,仍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总之,我们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逐步完善自身修养,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富有责任心的人,能够为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这才是造物主创造我们的本意,乃是让我们去管路祂所造的一切,让一切都在和谐的情况中运行。

对自己的价值认识,自我认同,要多看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自已的专长。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是一种优秀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是个人素养的核心要素。这种品质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培养、教育、历炼。它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经历,经验。所谓‘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冰中学会游泳。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处处都存在阴谋与陷井,充满苦涩与艰辛,失败者众,成功者寡,赚钱的人少,赔本的人多。自古英雄多磨难。

对自我价值的认识,绝不可孤芳自尝、自我陶醉、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只有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评价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他人,才能辨别是与非、好与坏、真理与谬误,科学与伪科学。才能用正确的态度,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上级与下圾、领导与群众的关糸。才能自觉地融入社会、集体、群众。才能与人平等相处,才能与社会和谐共生。

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我们还要严于解剖自己。多看自己的缺点、弱点、薄弱点。‘吾日三省吾身矣’!

自我价值,是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或印象;自我形象受损,亦即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降低了。良好的自我价值,也就是令别人对自己有好感,乐于与自己相处、建交,而重点在于学懂「待人处事」之道。

自我价值可说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有良好自我价值的人,追求远大的人生目标,不会作出欺诈或违法的行为。他们充满自信,对事物不过份敏感,不容易感到被伤害,与他人相处融洽。

视频:

资料来源 :http://b5togb.hkedcity.net/gate/gb/www.hkedcity.net/article/living_mce/selfvalue_005/

什么才是为自我加分的方法?
  • 对自己有肯定及积极的看法。
  • 确认自我价值的存在。
  • 对所有事物都具有正面的看法。
  • 绝大部份的时候,对自己各方面感到满意。
  • 有实际并具体的目标。
自我价值感低落的原因:

感到自己存在及被需要,确定自己的价值,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抱著「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心态,正反映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落。

拥挤的都市和忙碌的工作,令人们没有时间安静下来,缺乏心理活动空间,甚至引发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病,有碍都市人进一步了解并确认自我;加上复杂的社会环境,间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让人变得自私自利,很多父母正不知不觉摧毁著子女的自尊,令子女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自我价值感低落。

如何帮助青少年提升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低落则让他们容易出现自毁、自残、自我放纵或自我放弃等行为。藉能力及效能感的建立,可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和自尊,以及对社会的承担感;学习反省、检视及调整自我价值,有助青少年学懂尊重及欣赏生命。

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形象的过程中,父母是最具影响力的人,他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单从言语方面,也在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上。有良好自我价值的父母,面对子女时充满信心,得到子女的尊重,子女并会以他们为榜样。

以下为一些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被爱与被接受
    要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让青少年感到你对他的爱护与接受是无条件的。纵使青少年的行为表现或会偶有不当,爱他只因为他本身的存在。
  2. 归属感
    青少年需要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当他们觉得自己被人接纳和疼爱,便会感到舒服、安乐及有安全感,而乐于与人沟通。在家里及学校,如果青少年觉得自己被尊重和有安全感,会较容易与家庭及学校内外的人建立友谊。
  3. 安全感
    青少年要有安全感才会向前踏出第一步:探索新的事物和了解自己。有安全感的青少年较能勇于面对失败,重新振作。通过实践,让他们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
  4. 信任
    安稳而可信赖的环境能带给青少年安全感。作为父母或师长,要取得青少年的信任,须让青少年知道我们有坚持的原则,并永远是他们的后盾,有需要的时候会立刻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他们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信任别人之余亦应信任自己。
  5. 尊重
    如果青少年能明白到他们所想的、所感受到的和所做的事绝非微不足道,就会渐渐建立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尊重。假如父母或师长看不起他们,并以低贬字句责骂他们,会令青少年感到自卑。过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若能尊重青少年的感受,亦即帮助他们学习尊重他人的感受。我们应教导青少年以健康的途径去表达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个人的特质
    每个人都各有独特之处,父母或师长应该鼓励青少年勇于尝试,协助他们发掘个人天分、创造能力和其它优点,教导他们珍惜有关特点,并让青少年知道拥有个人特点并不表示比别人优越,而是各人都具备不同的独特性。另外,亦要使青少年了解,尽力争取远比胜利更重要,以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道理。
  7. 信心
    对青少年的支持、表扬和肯定是很重要的。当青少年对自己和对本身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创造快乐和有成就的未来。我们可引导青少年从错误中学习面对挑战和考验,以及承担责任;并订立个人目标,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领略成功的滋味。另一方面,亦要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必须接受,有些事情则可以尝试去改变。
自我价值的重要

要活出积极人生,须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能拥有自信及自尊心,便是肯定自我价值或能力的先决条件。自信是相信自己的处事能力,有自信心的人更易克服困难,更积极去解决问题。自尊是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是对自我的信赖,对自己的看法。自尊心高的人,自然也有自信心。要提高自尊心,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有所了解,接纳自己,建立人生的目标,制定长远的计划。

自我价值(摘自 李中莹《重塑心灵》)
http://hi.baidu.com/bleujoelle2/blog/item/4f8b1bd61ddec22007088bd6.html

为什么人们普遍缺乏自我价值?原因究竟何在呢?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理想的情况是在一个人成年之前便培养出足够的自信。但一些错误的观念、教导孩子传统方式与现代社会的环境,使大部分的人在成年之前得不到足够的肯定去培养出自信。

到底是什么造成这个普遍现象的呢?

首先,整个人类对情绪感觉的认识不够,而中国人跟西方人相比,更不愿意与自己的感觉联系,更不愿谈论感受,更不清晰内心感受,对情绪问题更感无力。当家长斥责孩子“不准哭,不可以发脾气”的时候,他便开始了教导孩子不要理会感觉,告诉孩子情绪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焦点放在理性(应该怎样)上了。

其次,对孩子的教导普遍地使孩子没有建立出“自我”。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因为表现出情绪而被否定,学到不理会内心的感觉而只看成人的意思行动,还经常被教导模仿别的小孩,而本人的能力表现却得不到肯定,结果他不能在内心建立一个充分的“自我”出来。

第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总把焦点放在孩子没做到的小部分,而把孩子做到的部分看做是理所当然,而没有给予肯定。

第四,很多家长为孩子定下过高的标准。他们以为把标准定得越高越好,结果,孩子自己不明白本身的能力水平,也不懂得需要尊重和照顾自己,达不到家长定出的标准便认定了是自己不好、自己不争气。

第五,过分强调孩子认知方面的重要性,包括思想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发展出跟自己紧密联系、明白自己内心需要的能力。这部分的成长包括情绪智能和大部分代表心理素质的行为背后的内心动力。

第六,传统思想中习惯以否定自己的方式表示对对方的尊崇。这是我们传统价值观里需要修正的一个部分,数十年前国人在书信中分别称呼本人的妻子和孩子“贱内”、“犬儿”,便是典型的例子。自贬以表示谦逊 ,却造成了内心虚空无力。

第七,传统的家长习惯以“恐惧感”、“犯罪感”、“羞愧感”去推动孩子,这使孩子内心无力。(例:“不要哭啦,你听,拐卖孩子的人来了,不要让他听到你在哭啊!”“警察叔叔说这里不准小孩哭的,是不是要我叫警察叔叔过来啊?”“你是男孩子嘛!男孩子怎么可以哭?女孩子见到你哭会笑你的。”)

除了以上原因,与身份有关的障碍性信念是妨碍一个人健康成长、有效学习以至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信念,是自我价值不足的深层原因。

“我的这件事没有可能……”例:“我考试不能及格。”这样认为的人会坚持停留在困境里,或者抱怨环境因素。

“我没有能力……”例:“我学不好数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只有干着急,或者埋怨自己没用。

“我没有资格……”例:“我哪里会有好运气?”这样的人接受了他们认定的“命运”。

认为自我价值不足,潜意识就会不断地寻找侥幸、以少博多、不劳而获或者占便宜的机会。贪婪、冒险、小器、妒忌、自私、捉弄别人、只说不做等,也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

自我价值与行为的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100分的自我价值,内心的占80分,外表的占20分。因此,即使自信十足的人仍会想穿得好看一点,希望有人赞美他。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出充分的自我价值的人,例如内心只有30分,他可能会有两种心态:第一种是认为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内心只有30分,故此不惜一切地维持“我有80分”的假象,例如不曾认错(分数太少,不能再减);事事争强,注重面子(表现出高分数);坚持己见,不顾他人等。第二种是知道自己不如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但又到处批评别人,希望凭此使他人减分,以至于与自己同等。

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会用各种各样方法寻找增加外表的分数,例如爱买名牌产品、崇拜歌星明星、标新立异、与素爱暴力滋事的人为伍和有种种出格行为。这些征象往往持续到成年。

——————————————————-

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什么能力或自信。凭着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如何面对、处理,凭事情结果和人们的肯定,能力和自信才会不断地累积起来。因此,自信是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肯定而建立出来的。肯定有两种:来自本人和来自他人的,最好是两者都有。若只有一种,产生自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若长期只有一种,自信甚至会减少。

孩子出生时是没有什么自信、自爱、自尊的。他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份人生经验都让他产生一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终极目标是使孩子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其累积的效果在这个孩子的内心(潜意识)里,便是支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自我价值了。因此,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边成年人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家人、老师和同学。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足够的肯定,他便能培养出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反之,他便总是自信、自爱和自尊不足。今天的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比肯定多很多,因而多数人长大后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严重不足。孩子的脑里早已没有让他成长的软件程序,这使他不断的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出一些错误行为。其实孩子潜意识的动机只不过是使他有充分成长而已,但是人们只看到孩子行为的不合理和破坏性,企图规范孩子、约束孩子,而孩子的潜意识却把这份规范和约束当作是不让他成长的东西,所以总是反抗。这解释了孩子成长过程的叛逆性、过激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小故事:

我很重要

作者:Sawmah

二次大战后,经济动荡不安,许多公司纷纷裁员,甚至倒闭,唯独一家食品公司不亏反赚,在一片低迷的市场中显得格外突出。

有个记者非常好奇,想了解这间公司的经营秘诀,便决定去一探究竟。他走进公司,发现每个人都心无旁骛的工作着,觉得很稀奇,便随意问了经过的清洁工:‘请问你能如此专注的秘诀是什么?’清洁工说:‘因为我很重要!如果没有我,就没有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大家怎么能全心投入工作?’

那人又问了司机和仓管人员同样的问题。司机说:‘因为我很重要!如果产品没有司机运送,怎么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也说:‘我很重要!如果没有为进出货做好把关,中间的环节若有遗漏,会影响许多部门运作!’

那人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仓管人员见状,便带他到工厂门口,向上一指,在门口上方,有块写着‘我很重要’四字的匾额。仓管人员解释道:‘看到环境不景气,我们每个人也都害怕自己随时会被裁员,但老板常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因此,我们都很看重自己的工作,也希望拿出最好的表现!’

记者才恍然大悟,在这间公司中,不论处在什么职位的人,每当工作难以突破、想要放弃之时,都会想起‘我很重要’这句话,并因此获得激励;几年后,这间公司更是渐渐茁壮,成为世界有名的企业之一。

在我眼中,你多么宝贵;我爱你,我看重你……。—《圣经》以赛亚书43章4节

出处:蒲公英希望月刊135期

花生的秘密

作者:蒲公英编辑部

十九世纪的美国有个黑人男孩,从小就是孤儿。他热爱大自然,常与花草说话。当时美国社会的歧视仍然很深,着迷于植物魅力的小男孩尽管成绩优秀,却因为肤色的关系,没有大学愿意让他入学,只好当起了厨师。

在一次机会中,有位医生发现了男孩聪颖的才能,便力荐他进入大学,这时他已经三十岁了。

男孩进入大学后,开始思想自己一生想要研究的目标,男孩知道自己智慧有限,决定从植物着手,从一个最小的问题开始:‘上帝创造花生的目的是什么?’

他穷尽一生的光阴,研究出三百多种花生的应用方法,包括花生牛奶、肥皂、食用油、医学用品……等,他就是人称花生博士的乔治卡佛(George Washington Carver)。

卡佛不仅自己研究花生,还教授他的黑人同胞如何运用这些花生副产品创造财富,他一生获奖无数,被时代杂志誉为‘黑人达文西’。他不仅是美国第一位黑人农业硕士,就连爱迪生也以重金礼聘,希望他至实验室工作,但卡佛宁愿留在小城市中,继续研究花生、帮助黑人同胞。

就像小小的花生,却能制造出上百种产品,卡佛以行动证明,即使是被众人所看不起的黑人孤儿,在上帝手中,也能发挥出最高的价值!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美好……。─《圣经》创世记1章31节

出处:蒲公英希望月刊127期

野地的花

作者:绽颜

我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据说我出生时,奶奶非常失望,成天冷嘲热讽,直到妈妈两年后生下弟弟,奶奶才有了好脸色。从小,妈妈就不断说我是个‘赔钱货’,一定要争气点;因此我总是扮演一个懂事的孩子,努力读书,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学生时期,我的生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上大学后,我非常羡慕那些个性活泼、过得多采多姿的同学,不像我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大学毕业时,为了日后更好的出路,我决定到国外读研究所。爸妈虽然不赞成我再花钱读书,但在我申请到奖学金,并保证不会带给家中负担后,他们总算不再反对。

能够到国外念书,开始不同的生活,我以为自己会感到满足,但真正出国后,心中的喜悦却只是一闪即逝,语言差异和沉重功课很快就压得我喘不过气;面对不同种族、文化,我也常感到自卑,然而每当听到妈妈在电话中说:‘太辛苦就不要读了!以后嫁得掉才重要啦!’我就十分不甘心,告诉自己一定要撑下去。

两年后,拿到学位的那天,看着同学雀跃的表情,我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面对茫茫未来,我知道如果找不到高薪工作,文凭也只是张废纸!而我只会再被看不起。回国后,当我找到第一份工作,发现薪水根本没有当初预期的那么高,甚至比不上学历比我低的同事,我对自己、对整个人生都失望极了。

我勉强打起精神,开始工作后,到了新环境,因为害怕被孤立,我总是努力经营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只要对方需要帮忙,我一定在所不辞,因此在许多人眼中,我是个热心、会照顾人的朋友,但在我内心深处,其实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重视。

在感情路上,虽然我渴望进入婚姻,但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看着身边朋友纷纷踏上红毯,我却总是碰不到Mr. Right。身边朋友都说我一定是眼光太高,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条件有多好,在遇到心仪对象时,我常紧张到笨拙的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很不自然,也因此错失许多机会。

渐渐的,我对爱情已不抱希望,转而全心投入工作,争取更高收入,在获得肯定、职位不断升迁的同时,我却越感不安。某次公司会议中,我负责提案报告,报告结束后,总经理竟要一些新进员工表达意见;我听着那些比我年轻好几岁的‘小朋友’,评论着我的报告内容,虽然我当场仍维持微笑,心中却又羞又愤;回到家后,我忍不住放声大哭,觉得活着好累,好像只是一场不停的比赛,永远都在被比较、被批评……。

从这天开始,我对工作变得意兴阑珊,连串严重的失误让我不得不递上辞呈。失去工作后,我顿失人生方向,甚至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某天下午,之前曾和我在国外一同念书的好友亚琪打电话邀我见面,‘最近是花季,我们一同去郊外赏花吧。’因着亚琪的热情邀请,我也就答应了。

约定当天,我们来到一大片花田,亚琪开心的赞叹着:‘上帝创造万物真奇妙,每朵花都这么美,没有两朵是一模一样的!’亚琪的开朗感染了我,让我也敞开胸怀欣赏眼前风景;我看到路旁小花,确实就像她说的, 虽然渺小,但上帝仍如此呵护照顾,它们在阳光下自在绽放,每朵都是那样美丽独特,根本毋须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上帝连小花都看为独一无二,更何况是我呢……,看着野地的花,我感到自小到大因着比较而来的压力,彷彿也被释放出来,不禁抱着亚琪痛哭……。

曾经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要不断赢过别人,但我如此努力,却也无法带来喜悦与自信;如今的我,卸下以往心防,在单纯生活中,得到更大的满足。因为我知道,在上帝的眼中,我始终都是独特的!

因为我是上主─你的上帝……在我眼中,你多么宝贵;我爱你,我看重你。─《圣经》以赛亚书43章3~4节

出处:蒲公英希望月刊132期

散发生命的光采

作者:蒲公英编辑部

就读高中的玛丽,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由于父亲经商意外失败,全家顿时陷入窘境,他们被迫卖掉房子,全家六口人,只能挤在一间不到十坪大的小套房里。

为了帮助家计,玛丽只好辍学,到资源回收厂和妈妈一同捡拾破铜烂铁、瓶瓶罐罐,每当夏日艳阳高照,回收厂便散发阵阵恶臭,玛丽心中苦不堪言,但看到妈妈任劳任怨的身影,也只好吞下心中的埋怨。

某日,玛丽在垃圾堆中翻找出一个玻璃罐子,外表脏污,里面装满漆黑污水,玛丽用手抹了抹罐子,发现上面有些精致的雕花,她忍不住叹道:‘再怎么漂亮,脏了也只能扔掉啊!’想到花样年华的自己,也彷彿被丢弃在垃圾场的玻璃罐,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玛丽试着把罐子擦干净,一不小心,却失手将罐子掉在地上!罐子没有摔破,罐盖却松开了,里面的黑色污水流了出来……,当罐子倒空后,阳光照在玻璃罐中,反射出耀眼的美丽光芒。

玛丽拾起玻璃罐仔细端详,精致的雕花闪闪发亮,彷彿在告诉着自己:‘……其实,只要倒掉心里的脏污黑水,迎向阳光,生命仍然可以散发光采!’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祂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祂。—《圣经》诗篇42篇5节

出处:蒲公英希望月刊124期

你是唯一

作者:魏悌香

许多人喜欢展示自己的结婚照,因为那可能是自己看起来最帅、最美的照片,但有些照片是我们不太愿意向别人展示的,可能是素颜照,或没有摆好姿势的照片,因为担心有损自己的形像。然而,不论你喜欢给别人看什么样的照片,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张别人随时会看到的照片──那就是自我形像。

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自己吗?对自我的评价,将影响我们所做的一切事,甚至影响与父母、子女、配偶、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知,常常会不知不觉投射于外在言语行为上,因此所罗门王曾说:‘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

什么是健康的自我形像?简单的说:健康的自我形像就是以上帝看我们的眼光,来看我们自己──不多也不少。因为‘不多’,所以我们不会自傲,因为‘不少’,所以我们不致于自卑。

  1. 你是独特的

    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非常用心练字,常常模仿不同名家的字体,连睡觉时都在妻子背上练字,妻子常常因此睡不安稳,就向他埋怨:‘人各有体,何必在我身上写字?’这句话,让王羲之恍然大悟:‘是啊!人各有体!’后来他就自创一体,成为一代名家。

    要记得,上帝看你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祂没有按自己的形像创造树木花草、飞禽走兽,却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人类,因此我们是最独特的!

  2. 你是贵重的

    有个父亲教训儿子:‘林肯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都自己走18公里的路上学。’儿子不甘示弱的回答:‘林肯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当上了美国总统!’

    与人相较,常常是不快乐的源头。《圣经》上说,上帝连我们的每一根头发都数过了,我们的价值并不在于我们有多聪明、或做了多少好事,而在于上帝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如果你了解到自己无可比拟的独特性,就不会再因着和他人的比较,而感到羡慕或沮丧。

  3. 你是唯一的

    ‘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一位摄影师在拍摄超过5000张雪花的照片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的,在这星球60多亿人口中,也没有人和你相同。

    有三兄弟都是名校出身的博士,并且都在美国太空总署从事研究工作。有一天他们在母亲家聚餐完后,三兄弟便在桌上绘制图表,同时讨论着建立太空站的问题。三个媳妇在厨房洗碗时说:‘他们讨论的尽是我们不能想像的事,真觉得自己太笨了!’老母亲却在旁说:‘我起先也觉得自己很笨,完全听不懂他们讲的话,可是上次他们三个人,花了一下午才把我家里的纱窗装好,我就不再那么想了!’

    每个人都有专长,也都有弱点,只要好好发挥,你的特长在别人眼中也是了不得的本领!

或许你正陷在低潮,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的评价或观感,也令你难过。然而你要相信上帝创造你,定有祂的美意。你只需做好独特的自己,就有健全的自我形像,也最能真正活出美好的人生!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圣经》路加福音12章7节

出处:蒲公英希望月刊134期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