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不一定要买!
趁着周末,爸爸带子洪和弟弟到动物园。子淇和弟弟都感到非常开心,心想终于可以去动物园了。妈妈很清楚子淇,每次出门一定会要求买东西。弟弟则不同,很少要求;有时妈妈觉得弟弟比哥哥懂事。妈吗再提醒说:“子淇,这次去动物园,我们不买东西的哦!”子淇听完妈妈的话觉得有点气愤,爸爸又再一次提醒他要保证自己的承诺,子淇只好点头。
果然是周末,爸爸费了好一段时间才找到泊车位。买了票,他们就进去动物园看表演。播音器不断地报告,子淇催就促爸妈和弟弟走快些。表演实在精彩,子淇赞不绝口。接下来,他们就跟着地图观看不同的动物。大约中午时分,子洪开始有点饿。子淇:“妈妈,我要吃KFC。”妈妈:“子淇,你喉咙痛,今天不可以吃。”子淇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喉咙还在痛,所以没再出声。这时,妈妈拿出了早上预备的三文治,除了子淇,每个个人都吃得好开心。休息一会,他们再继续走。爸爸一路上上替子淇两兄弟拍照。
一旁有一个摊子是专门给游客拍照的,子淇觉有趣就停了下来。他看到一只颜色鲜艳的鹦鹉,停在游客肩膀上,供人拍照。不过,他们马上往前走,来到另一个摊子前,突然子淇眼睛 一亮:“哇,这个书包很可爱! ”子淇马上忘了刚才的不开心。子淇转向问爸爸他可以买那个书包吗?妈妈提醒:“子淇,你不是已经有书包了吗?”子淇:“妈妈,这个书包真的是很特别,还有猴子的精美图案呢。”妈妈心想,这个孩子的老毛病又来了。妈妈就赞同子淇的话,子淇很惊讶妈妈跟自己有同感,就问妈妈他可以买吗?弟弟这时插上一嘴: “哥哥,你不是答应今天不买东西的吗? ”子淇脸红,生气地指向弟弟说:“你给我闭嘴!”爸爸妈妈知道子淇情绪开始不稳定,他们把子淇拉去一角,劝说他,可是子淇还是很任性的想要买。妈妈微笑着说:“子淇,你知道刚才你做了什么吗? ”子淇知道自己的过错后就向弟弟道歉。子淇心有不甘还想争取,可是爸爸就问他:“子淇,你再想想看,真的是需要多买一个书包吗? ”子淇低下头:“可是……没有必要,我只是喜欢!”妈妈:“是咯,书包是很美,但是不适用。” 子其也明白这一点。
对孩子,就千万不要跟他讲“心想事成”这样的话,成长里一定要有些“心想事不成”,或者“迟些才成”,才是正途。因为连大人也常常搞不清什么是“我所需要的”、“我所想要的”及“我该不该要? ”;还有, 如果得不到,要不要耍点手段?而有些东西是“不要白不要,不如就要”——这些事连大人都乱,况乎小孩?
富兰克林说“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久你便得出卖必须的东西。”——那真是亏大了。购买欲、占有欲,这些态度和心态会延伸,变成我们处世的习惯和准则。我们人生里,除了 “买东西”,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而这些事, 也没有样样心想事成的。所以,锻炼要从小幵始,当孩子吵着买东西. 而且是有点横蛮的时候(他总是有个“要”的理由),不能让他得逞, 要他接受,要他明白,然后让孩子培养一种,叫作“自制”的能力。
文章取自:梁婷婷著《我能不一样》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出版 2016年 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