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好朋友去旅行?

你通常跟淮出外旅游?家人?朋友? 一个人?相信大家都有跟谈得来的好友去旅行的经历,不知你们有没有一种“相见好,同住/行难”的感觉呢?十多年前,我曾跟不同的朋友结伴同游,但这两段的行程,得到的结屈却截然不同。

话说当时是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与两名同系的男同学到美国留学一个月,课程开始前我们先到大阪和京都旅游一个星期,之后才转机飞往洛杉机。同学A很有“主见”,行程全由他安排,可是他不太理会其他人的意见。回到酒店,他通常是第一个抢先洗澡和占用充电器的人,睡觉当然也是独占一床(请记着三个人去旅行是最差的搭配!),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跟着大少爷出国旅行的佣人。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拖着又大又重的行李走楼梯,要到对面月台转车的经历。那时,对面的列车已经到站了,走得慢的我心急如焚,双手拉不动行李,在快要连人带行李滚下楼梯时,同学B冲上来帮手,才追上那一班列车……望着早已安坐在列车的同学A, 脸上露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当时气得暗中想以后不再跟他做朋友了!

另一次,我跟两名同学(又是三人行?!)到埃及旅游。当时我们在游客必到的胡夫三座金字塔门口遇到了三名路驻客,他们声称提供坐骆驼游览的免费服务。上了骆驼,他们替我们拿相机拍照, 但走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情况不妙。除非每人交出一百埃及镑(约港币一百元),否则他们不让我们下来(骆驼是听从主人的吩附才会屈曲双脚跪下,让乘客落地)。经过一轮拉锅后,我们三人虽然成功落地,但他们仍不肯放人。

我们三人就在三名大汉和骆驼之间展开追逐战。沙尘滚滚中,我被其中一名大汉捉住,扭作一团之际,突然听到 “You get my money, let him go!”,原来是同学S强而有力的呼喊,于是骗子们拿了钱,就让我们离开。“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多数人的自然反应,但在危难之时,同学S愿意牺牲自己,为朋友挺身而出,的确是真朋友。

太有所谓vs太无所谓

(Lawrence Becker) 是研究人际互动的学者,他指出人与人之间需要双向互动(reciprocal) 的关系。换句话说,朋友之间都要有相若的付出与回报,有来有回,友谊才能成长。

在第一个经历,同学A透过友谊获得的回报远超付出,让其他人感到不满。这种友谊属于接受性友谊 (receptive friendship),接受者乐于坐享其成(又或因内疚而离开这段关系);付出者则因单方面的付出而缺乏满足感。若这种的不满累积成怨恨的时候,就是友谊衰败的时候。回想当时的我只是默默付出,却没有提出不满,间接助长了同学A“理所当然” 的要求,因此也要为自己太无所谓的态度负责任。

另类的“公平”原则

从个人层面而言,在关系中付出得多,自然也期望高回报(即多劳多得的概念),这跟商业合约的公平原则相似,但友谊的公平 (friendship equity) 有其更复杂的原则。研究亲密关系心理学的学者德勤指出,从两方来看,虽然大家在关系中得到相若的回报,但当你认为对方投入的较少,依然会觉得不公平。

反之,纵使你在关系中付出很多,回报很少(如:你要照顾患有抑郁症的朋友),但当你发现对方也为这段关系付出了更多(如:忍受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以维持稳定的情绪),尽管对方得到的回报比你多,你仍会觉得是公平的。

读者可能不同意 “斤斤计较” 的公平原则,而我也同意真挚的友谊贵于无条件的特质,但以上原则对我们评估友谊的发展,以及将双方的付出调至更健康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愿这个另类的公平原则,能让你的友谊更上一层楼。

文章取自:《无朋友》周伟豪、廖晖清等著2017年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出版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