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最传统
有人说,因为减碳时尚,绿色环保,过年也许就不是那么传统了。炮竹一声除旧岁,因为说会释放碳、磷、硫······造成空气污染、噪音等等;还有因为炮竹曾烧伤人,危险,到最后过年静悄悄没什么气氛了。然后,又听说节日到酒楼餐厅吃东西要适量,不要因为兴起,乱浪费食物,中国香港等地一些人的奢侈已为人所诟病,相关网站有把一盘盘大鱼大肉和瘦骨嶙峋的饥民并列,叫要欢腾的心下降。此外,还有提醒“欢乐过后有垃圾”,有数据佐证, 因过度包装或其他种种所产生的垃圾,处理起来耗用若干亿元。
这样的简约环保下去,年味岂不荡然无存?当传统遇到环保,谁要让位?
其实事情总有个折衷办法,只看我们要不要,愿不愿意。据说现在香港人的宴席已有8道菜肴减为6道,纯为环保,并无“旧微蔡薄”之嫌;再吃不完打包,最好自己预先带盒子去。现在的侍者也与时并进,常常会在出最后几道菜时,同时扔下几个塑胶袋,让客人自行打包。 但塑胶袋也不环保,带盒子没什么丢脸,自己不吃,就送给别人吃,纯为爱心,并无贪念,更非寒酸,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是一个道德选择。有人说,带女朋友上街,自带喝水杯,这不是小气,这是“卫生与烂漫的体现”——这是端看你“怎么看”。
什么是传统?而沿袭的习俗是否因为环境变迁么人要作一些调整?现在的人口密集,很难有“从远处传来疏疏落落的鞭炮声”那种雅兴,真的要燃放,象征式放几串就好。
传统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体现。当生存环境这么困难,我们依然跨过旧年,步入新年,岂不是要感恩吗?因为感恩,我们就要更爱护现有,因为爱护,所以我们简约,所以我们改变,这样的年味岂不更耐人寻味吗 ?
文章摘自:《世界与我有什么关系?》谢韵诗、曾秀梅等著 2018年文桥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