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助力还是阻力?
无论有否宗教信仰,面对“失去”,我们总会问:“上天为何这样待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上天要这样惩罚我?”我遇过不少基督徒,他们在失恋的时候都会问:“上帝,在哪里?”“为什么祂这样对我?”“为什么袖手旁观?”“为什么祂不垂听我的祷告?”“为什么祂让这段关系开始,如今又让我们分手?”“既然祂是全能的神,为何不使我的爱人回心转意?”
在我失恋的时候,我也有问过类似的问题。失恋带来的失望与愤怒,我没有向我的男朋友表达;反之,我恼恨上帝为何如此待我!沉默的上帝,成为我们失恋的发泄对象。
与上帝斗气
犹记得失恋的时候,我恨上帝到一个地步,不肯读经,不想祈祷,好像女儿跟父亲斗气。每当我拿起《圣经》,拉开拉链只及一半,变气愤的在拉上,把它搁在一旁。我甚至停止到教会聚会,向逃避所有人。纵使我仍间中到不同教会聚会,坐在教堂的最后一排,但牧师还未祝福,我变离开。我害怕接触人。
经过一段日子,一次听到温伟耀博士《跨越苦难》的录音带。温博士失去他深爱的妻子,更要照顾一个弱智女儿,面对种种痛苦,他仍相信上帝和信靠祂。温博士的故事,带给我莫大的鼓励。我开始再翻阅《圣经》,愿意再亲近上帝。祂就藉《圣经》给我莫大的安慰与关切。我深深经历到,纵然我向祂发脾气,但祂仍忍耐、等候我,默默以祂的爱,接纳我回到祂的身边。
上帝行了奇妙的事
我曾辅导一名叫阿伟的男孩子。他的女朋友提出分手,他感到伤心难过。他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使女朋友对他反感。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在结束的时候,他告诉我,纵然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痛苦,他仍觉得上帝在这件事中行了奇妙的事。失恋使他学习到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透过辅导,他和父亲的关系改善了。他对信仰更有崭新的认识和体会。事实上,信仰是助力还是阻力,全看你怎样相信以及你如何实践自己所信。信仰在人经历痛苦时,确实发挥极大的作用,供给人力量,走过那段艰辛的伤疗路程。研究悲伤与失落的知名学者霍华,克林贝尔博士曾说:“拥有健康的的宗教观和精神力量的支持,能助我们将悲观的负面情绪转变为较乐观的正面情绪。”
然而,如果你将信仰视为悲哀的解放、伤口迅速愈合的解药,或以为有了信仰便不会遇到不幸的事情。信仰无法使你幸免于一切失落与悲伤,但信仰能带给你安慰与能力,伴你一步步做出这幽谷。
文章取自:马妙如著《失恋好痛》,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