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 倾听呼救,挽救生命

         22岁洪姓女孩留下遗书结束生命的新闻,再一次敲响现代年轻人精神压力的警钟。于2019年,全国共有42万4000孩童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警方数据显示,15岁至18岁青少年自杀人数,从2019年到2020年增加了一倍,甚至在2019年至2021年5月期间,我国共有超过一半的自杀案例是来自15岁至18岁的青少年……倘若你家里也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你是否有把握知道,他们怎么了吗? 大疫情时代生活失序,青少年辅导个案增加           “老师,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整个人好乱”,这是独中辅导主任陈永净很常在辅导中听见的一句话。在经历一场疫情之后,青少年压力问题日趋严重,学生处于不知所措的情境里,类似的个案也在持续增加。           封城的3年里,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孩子从线下转至线上上课,原本外出上班的夫妻则转为居家办公,大人小孩突然齐聚一堂,家庭问题便一览无余。去年开放之后,学生因太久没有与人互动,加上网课与实体课的情况不同所致,学生感觉“真实的实力要被老师知道了”,因而感到非常焦虑。    

Read more

四月 – 苦难也可以是福分

人生充满变数,总离不开苦难。一场车祸,一场疾病,一场灾难,可能夺取一个人的生命;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成了一个人一生的写照。这样词句,读起来似乎很悲观。再说,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的痛苦:生老病死、失业破产、婚姻失败、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等。 读马来西亚律师张文光的《拥抱苦难人生》却让人有另外一种领悟。生命是一场聚散,从出生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每一天,我们都有不同的经历,喜或忧,甜或苦……可没有人可以臆测。人生在世, 我们无法预知究竟有什么事会发生。苦难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我们无法明白的原因,以及我们必须学习的重要功课。 《拥抱苦难人生》一书,刊登了这一段文字:风雨人生路,苦难总相随。生离死别,逆境困顿,人在旅途洒泪时,谁可相依?面对苦难不回避,那要多少智慧与力量?拥抱苦难人生,难,但不是不能……为什么呢?张文光律师说:有人亲身体会苦难,熬过来了,他们在挣扎时留下的心灵札记、人生哲思,倒不失为借镜。这本书是张文光律师的读书笔记,是对人生苦难的疑惑与思索。基督教信仰光照了他的心灵,知道人在苦难中依然有盼望,可以擦干泪水笑迎今生与来生。 真实故事 A)孩子生病、丈夫背叛,求神拜佛都没用!     Jason 曾经拥有许多人羡慕的名利权势,他以为那是人生的巅峰,财富唾手可得,身边美女如云。然而罪恶的海洋暗流汹涌,灯红酒绿犹如漩涡将人往下卷,一圈又一圈,生命转着转着脱不了困。酗酒、婚外情、赌博、吸毒、养小鬼,他一样也没少。    “醉生梦死”,他如此形容当时的自己。     2009年,长子Isaac出生,一切正常,却在第二个月出现缺血情况,第四个月开始持续发高烧……     初为人父母,他和太太陷入前所未有的无助和恐惧中。Jason亲身飞往泰国求助于过去虔诚供奉的神明,回到马来西亚,他也将所知的神明,统统拜了又拜,尝试用过去祈求荣华富贵的方式向神明跪求,却只得到沉默的回应。孩子的病情不仅毫无起色,甚至越发严重,最后还住进了加护病房。用尽所有方法,依然无法改变,他几近崩溃,躲到医院的厕所里哭求上帝。所有的神明都束手无策了,上帝成为他最后一个希望。    其实,他来自基督教家庭,一直都知道这世界有一位上帝。他的家人,尤其是妹妹和妹夫并没有放弃希望,期待他能浪子回头。孩子住院的期间,他们不断带牧者和教会会友轮流到病房为孩子祷告。

Read more

三月 – 大斋节,我可以这么做

        大斋节也称为预苦期或四旬期(Lent),是指复活节前的四十日(不包括星期日)。大斋节开始于星期三的圣灰日(Ash Wednesday),结束于复活节前一天的星期六,2023年是落在2月20日到4月8日。信徒在圣灰日,会在额上涂灰,作为忏悔罪行的象征。 大斋节起源于早期教会的一段禁食期并成为有意愿受洗者的预备时期。 后来,它成了一段特定的禁食、忏悔和祷告的时期。现今的基督徒使用这段时间进行属灵操练、自我反省、自律和悔改。大斋节的颜色是紫色的,表徵信徒为罪忧伤,以求主赦免。 为什么是四十天呢?         这亮光来自摩西、以利亚,以及耶稣基督的经历。         首先,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摩西曾在西乃山上四十昼夜,不吃不喝,从耶和华领受十诫和律法。当他下山时,他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而发光(出埃及记三十四28-29)!  

Read more

二月 – 性教育不可耻 性侵才可耻

         身为中学生,如果老师现在要教性教育,你觉得要教什么,才能满足你,生殖器官、谈恋爱、性交、自慰?性骚扰?还是性侵害?如果你上过性教育课,你觉得老师教授的内容能够满足你吗?如果不能,你觉得还需要增加哪些内容呢?          现在的性教育课程内容大部分都在传递性知识,较少提及性态度和性价值观的层面。维基百科提及的性教育,也被称为“全性教育”,意指其涵盖了性的各个层面,从关于计划生育和性生殖(从受精到分娩)的资讯,到人的各种性表象,例如身体形象、性取向、性价值观、性抉择、沟通、约会、情感关系、性感染疾病及其预防方法,以及避孕方法。         传递性知识只是性教育的其中一个内涵,性教育注重的是培养个人健康良好的性态度以及性价值观。如果我们以象形文字来看“性”这个字,右为生,代表生命;心在左,代表心理,因此“性”是生命与心理的结合,完整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完善的人格。性教育让我们学习接纳与爱自己、建立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也学习人际间的互动、表达和沟通。 建立界限及尊重他人        

Read more

一月 – 感恩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嘴里虽说谢谢,却未必真的“心存感恩”;有的人常把谢谢挂在嘴边,却没有任何行动,这就是《圣经》里〈雅各书〉2:15-16所责备的: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 ‘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信,无善行是死的;同样的,感恩,而没有行动表现,往往也是没意义的。因此,我们若口里说感谢上帝,感谢父母、师长、亲人、朋友等,在某些时候也应该想想该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呢! 感谢身边的“小天使”          懂得感恩是一项很正面的个性特质。对于感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对于一些人,你只需为他做一点小事,他就会对你谢个不停,真心感激;有一些人,纵然你为他付出许多,他却觉得那“没什么特别”,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也有的人只会为大事感恩,而忽略了所谓的小事。其实,感恩不该只是看到别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也应去珍惜他人为我们所付出的。          从青年团的营会回来后,突然觉得自己感恩的心真的不大。不是有天大的喜讯,我是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感恩的。然而,透过营会,我发觉若可以为着每一件大小事情感恩,自己往往还会是受益者呢!因感恩可以带来极大的喜乐。          

Read more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