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引发恋爱强迫症
寂寞会令人不安,可以引发「恐惧症」,也可以推向另一极端,成为一种「强迫症」,害怕错失恋爱时机。
我认识一个男孩子,他说自己是白羊座,性子急,年少时已经向往恋爱,也不容许自己「无拖拍」;结果他盲目地开展一段又一段感情,从无间断,近乎没有单身的时间。
其实,不一定是白羊座的人才急于恋爱,很多人都对恋爱趋之若鹜,渴望得人所爱,身边有个伴,千方百计寻觅对象, 追求目标,抱着人有我有、大小通吃的心态。他们不是为了与时间竞赛;所焦急的,是难以面对自己单身的身分,无拖拍的标签。
以为摆脱单身,就摆脱寂寞
难以面对单身背后有一个想法:「单身不好!」他们羡慕别人身边有个伴,有幸福。这是一种人有我有的想法。他们甚至以为人生最佳的恋爱时间快要过去。以下是两个「强迫症」的例子:
我认识一个刚好十八岁的男孩子,他对我说:「朋友都笑我没有拖拍,十八岁仍然没有性经验,真丢脸!」之后,他在生曰派对上结识了一位女生,是朋友的朋友。他不算喜欢她,可是为了达成「目的」,火速开始这段感情,一个月后引诱对方发生性关系,之后「用完即弃」。冷静过后,他感受很差,觉得自己好cheap!
我又认识一个廿九岁的女孩子,条件不错,就是慨叹自己一直没有拖拍。快三十岁了,怎么办?男人三十一枝花,愈大愈有魅力;女人三十烂茶渣,愈老愈降价。于是,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又怕尴尬的她,竟然勉强自己用交友Apps去认识异性。约会中,她看不上眼的人跑来接近她,一表人才的却漠视她。最后,她不但无功而回,而且感觉自己更无价值。
以为摆脱单身,就可以摆脱寂寞,这想法很傻。其实寂寞不一定跟单身有关。
勇敢面对内心的羞耻感
年龄和人生阶段是很多人的「成绩」关口,无人想恋爱学科交白卷。他们被「单身不好」的念头驱使,焦急地作「选择」,最后又重回起点。
焦急的背后是一份焦虑,焦虑的原因是一份羞耻感。面对单身,有时是面对那份羞耻感。社会对单身人士的标签和挖苦已令人羞耻至极。箩底橙、剩女、电车男、宅男、光棍等等形容词将人的外在内在质素,甚至把人的本质,贬至低点,一文不值。
寂寞引发焦虑。焦虑使人失去耐性,失去理性,受情绪支配。或许,焦虑因为自己缺乏自信心。
有人说:「自信的人最有吸引力。」自信不一定有关外表、身分、收入和地位;自信是如何衡量自己,认清自己想要什么,走什么方向,不用比较或受闲言闲语影响。
有人说:「我爱故我在。」先决定去爱,待稍后才发现自己 (存在)。我却说:「我在故我爱。」不妨先去发现和肯定自己(实在),然后你会渐渐找到爱、懂去爱。
如果我以三个字作总括,就是「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配去爱他人。
恋爱虽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恋爱会连系以上美好的东西,交织成一个有关你的生命图谱。所以,你的起始点是活好每一天,令你感觉每一天都实在、自在,以至自信。活好每一天的起始点,就是了解如何才能活得好。
活好每一天,就是爱自己。要认清自己,先问自己一些问题:
- 我有什么喜好?兴趣?
- 我有什么人生目标和理想?
- 我有什么喜欢的人物?
- 我有什么亲爱的人物?
- 我有什么一生可珍惜的事?
- 我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 我喜欢怎样打扮自己?
- 我如何令自己更健康、健美?
很多人问我:「应该几多岁才可以拍拖?」「应该几多岁才可以结婚?」我认为通通不是「几多岁」的问题。我反而会问:「你认识自己有多少?你爱自己有多少?」
文章来源:伍咏光《爱,要勇敢——恋爱的心理分析》,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