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 做个聪明的收听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音乐似乎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了,每个人天天都在音乐的“漩涡”里。再加上近几年随身听、手机的多功能等普遍性,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似乎音乐就跟到那里。到商场购物,有音乐声一直在环绕着,在酒楼吃饭;也一直有音乐在播放着;甚至于在一些比较高级场合的厕所里头解手时,还能享受着轻快的音乐。只能说,音乐-它真的无所不在了。

音乐它真的很有影响力,很多人在伤心的时候,选择使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高兴快乐的时候,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不同的音乐带给人有不同的感受,就好像民族音乐就体现出该民族的风采特色;流行音乐就表达出时下潮流的风气;古典音乐也就表现出古典的文雅气质。

音乐也能陶冶人的性情,常选听柔情音乐,让人感觉心情平定安稳,反之常听摇滚乐或许会让人感到兴奋狂躁。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能说是大部人的感受。一部好电影如果能够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就会为该影片增色不少;一场浪漫温馨的婚礼如果也能配上相契合的音乐,也肯定会让每一个来宾印象深刻。因此可以下定论说不论什么的场合,只要有音乐的点缀,整个场合的气氛感受也会截然不同了。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人降低血压,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顺。因此就有许多西方的国家将音乐配合医疗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种的心理与生理的治疗之中。

音乐能发挥这般的物理作用,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可以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的,就好像是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脑波的波动等等。当听到音乐的振动与人体体内的器官产生共振的时候,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与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潮气蓬勃。

另一方面,音乐也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可以提升创造、思考,是右脑灵活的方法,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ɑ脑波。在十九世纪初期,音乐就已经被用来促进病人的睡眠。医师也指出,失眠患者聆听一些适合的音乐,确实可以减少安眠药及镇定剂的使用。因为音乐节奏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相对的不管什么样的年龄层,又有助于肾上腺素的明显增加。该激素也已经被美国及苏联国家陆续证实和睡眠的发生及夜间醒来的次数有关。

虽然各个研究者所使用不同的音乐,但是其音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乐节拍都略等于人类的心跳速度。节奏太快的或太慢的音乐都不适合用来促进睡眠,节奏太快会让人感觉紧张、太慢则会让人产生悬疑惑。医学的实验也证明了,音乐的类型会影响脑部血液的循环。

凡事都有两面,妥善的使用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但是一旦滥用音乐也会会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负面的效果。不晓得你有听过音频毒品吗?音频毒品,英文名称是I-Doser,又名“听的Mp3毒品”,它主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传播,可以使人进入幻觉状态。

这个称之为“I-Doser”的音频文件,最早源于意大利,并通过互联网迅速扩散。韩国“NAVER”搜索引擎结果显示:韩国网站上最早出现“I-Doser”内容介绍的网页时间为2009年2月3日。

收听这种音乐相当于吸入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等毒品后的感觉,点击相应文件,就传出可以使人出现类似吸毒幻觉的频率。通过调节脑电波,可以出现同等于吸毒后的状态。在音频附带的“说明”中,音频发布者介绍道,音频毒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以使人进入幻觉状态。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老师邓红对此解释,当听者在安静、私密的空间中闭眼专注某一事情时,人的脑波和清醒时本就不同,当声音经由耳朵传递到听觉中枢时,也会激发起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至于有的人听到的是噪音,有的人听到的是乐音,可能因为听者生活背景、经历不同,声音所能激发的体验也不同。

该“毒品”的原理是,刺激脑电波中使内心平静的α波长(7—13Hz)以及有紧张、兴奋效果的β波长(14—30Hz)等,从而引发心理变化。该网站主张说,这和能刺激脑电波、提高注意力,一度备受欢迎的可提高成绩的机器原理相同。

我们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仅仅是音乐,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选择好的音乐,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但是选择放纵的音乐,只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因此今天媒体素养的学习对我们来讲是当务之急了。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媒体已经无以复加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状况既无法逆转也无从逃避。

作为生活在媒体重重包裹之下的现代人,我们每个人都只能通过学习关于媒体的知识,反思媒体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影响,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辨别能力、鉴赏能力、运用能力以及文明负责地使用各种媒体的观念与能力,也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才能从容应对日益“媒体化”的现代生活,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不然我们可能很快的就会被媒体世界淘汰了。

具体说来,媒体素养包括五方面内容:

  1. 了解各种媒体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特点,能够判别信息的真伪及媒体内容的优劣,并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想要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
  2. 了解媒体组织的政治、经济属性及其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3. 反思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做积极主动的阅听人;
  4. 影响和使用媒体,勇于实践个人的传播权利;
  5. 积极构建并实践现代传播礼仪和伦理,为改善媒体环境做贡献。

媒体素养教育是一种重视过程而非结果的教育,重在培养人的批判思维能力。从本质上说,媒体素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其重点不在于追求客观、准确、唯一的标准答案,事实上也没有这种答案。我们要学习“媒体素养”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学会作对的选择。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今天做学生欠缺的并不是关于媒体的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们都知道现在做学生的,使用媒体的功力可说是比老师家长更胜一筹。青少年们所欠缺的就是如何分辨及不懂得做选择。

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学会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失败、从别人的教导中学习过来的。我们也不可能从一出生就晓得怎么样去判断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写了这么多,最终的选择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出选择,才不会让自己选错呢?那我们可要去参考人生说明书了。

总所皆知,每一样的产品都有其说明书,教人如何使用,人生也是如此,想要有丰盛健康、满足的人生,我们也必须参考我们的人生说明书–圣经。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跟圣经有关系的资料,欢迎你与我们取得联系。

error: